第204章 强权
同州第一机械厂
北极武和几个工程师铁匠对话。
这些人基本都是三十岁上下的人,年纪大点的也就不到五十岁。
九年内,铁匠们的工匠技艺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经常一年一个制度,三月一套新设备。
从传统的刀剑镰刀到铁皮水壶、重犁,再到铁炮钢炮,圆球炮弹。
打铁的工具也从早期的人力,变成了水力。
同州附近多丘陵和大山,找个地方围一下就能造好一个水库。
水库不光是用来灌溉和饮水,也用来炼铁和作为动力使用。
铁器增加之后,机械厂许多工具也变成了铁制。
钢铁产量的提升,人口的崛起,和平年代下对于工业的鼓励,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北极武身边的工程师主要来自于农具厂、车厂、钢厂、造纸厂、矿场。
不同的行业能发展出不同的技术侧重点。
北极武除了政务时间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这些人书信探讨技术问题。
“圣上,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做出了这台蒸汽机,一吨煤可以带着十几吨货物跑一百多里。”
搞水利器械的王遂良向北极武报告众人的工作。
从公元6年天下一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快3年时间。
武朝到现在总共就9年历史,3年已经很长了。
前面3年都在全力制造农具,主要心思都在收割机上。
等收割机足够用之后,再加上煤铁产量提高了各种材料的制造工艺,中间3年和后3年重心就转移到了蒸汽机上。
至于枪炮之类的,都属于小打小闹,主要供应征西军团。
火药的主要用途也是烟,其次是开路,然后才是打仗。
因为运输不便,征西军团主要还是骑射作战,只有遇到大型城池才会用火炮火药。
在火炮面前,旧时代的守城战已经被淘汰了,各个国家根本挡不住钢炮的轰炸。
北极武查看这个工厂的各种机器。
“优先用运用机械的制造,以后危险和需要持久的事情都可以交给机器,包括零件加工和运输。”
“接下来就是优化改良蒸汽机,把体积减小,运用在火车上,把火车速度提升。”
“蒸汽收割机以研究为主,在山农省实验就行了,直接进一步到内燃机时代,电力的研究已经没有问题。”
北极武说出自己的理解,也给众人指明一个方向,确定一个合格线。
任务下达了,能完成只能说明还算可以,完不成就是能力问题。
王遂良和几个工程师都意识到不到蒸汽机带来的巨大变化。
因为北极武带来的变化太多了,山农族的技术超出太多,每一个变化在大家看来都是北极武的英明指导。
北极武让大家做什么,大家就做什么。
王遂良立刻接话说:“按照圣上的指导,不出几年蒸汽机主导的收割机必定能一日收割百亩麦田。”
“一万台就是一百万亩,一百万台就是一天收一亿亩,全国小麦不出三天就能全部收完。”
他以为山农人对农业在乎,在农业方面拍马屁会讨人喜欢。
北极武的表情很平静,并不觉得一百万台是小事情。
看到北极武不说话,王遂良就知道自己拍马屁的效果不好。
慕容星汉跟在北极武身边,汇报了其余事情。
“圣上,卑职最近走访了山农省、平原省、黄淮省、江南省四地。”
“北方的旱田一年也就两百斤粮食,黄淮省和山农省南部晋城地区,一年麦粟豆子加起来,平均一年三百斤。”
“江南省的上等田地,一年一熟可有三百斤稻米,一年两熟的能有五百斤。”
“两广地区,一年一熟的最多两百斤,一年两熟的四百多斤。”
慕容星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相比之下,我们山农省尤其是山北九州之地实在不是一个种庄家的好地方。”
北极武回答说:“陕北的情况我清楚,那边粮食产量更低一些。”
“南方的土地确实是好,主要是开发时间比较晚,土地肥力还在。”
“我的解决办法并不是哪里好就去哪里,吃了这片吃那片,像是牧马放羊一样。”
“我的想法是提高肥料的质量,田地里缺少什么就补什么,人的身体虚弱了就要吃饭,牛马饿了要加精料,土地贫瘠了也是一样。”
“这几年先让南方再休养几年,等以后人多了粮食产量就会提升,到时候我们购买南方的粮食,北方这里休耕几十年,为子孙后代留一些土地。”
慕容星汉恭维道:“圣上高瞻远瞩,卑职等人万万不及。”
北极武很平静的继续看着加工零件用的铁台子,上面的机床已经从水利和人工动力,变成了蒸汽动力。
比如铁皮打孔,边角打磨切割,一些需要单独一个人做半天的事情,此时几秒就能完成。
流水线的发明,让东西不需要搬来搬去。
以前分工合作的时候一样,每个人在一个仓库里做着自己的事情,然后把自己做好的东西拿到一起组装。
如今的流水线就是分工合作的进一步集成,用一个铁轨将需要制作的东西放在轨道车上不断往前拉,每个人都在重复性的完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工作。
目前流水线还是人工推动,几个专门的人拉着滑轮车不断地往前走。
不过工作效率和规范程度远超以前。
在蒸汽车床和模具出现之后,一个工厂就能完成征西军团和山农国所有军队所需的腰刀。
弓箭铠甲不造了,北极武觉得没啥用,如今除了西边需要一些武器外,其余都是小打小闹。
有了蒸汽火车就不需要那么多马了。
“原来养马的大概还有多少人?”
慕容星汉立刻回答说:“山农省共有两个千户负责养马,算上山农省过来帮忙的雇工,以及各个生产队自己的养马工人,大概二十万人左右。”
北极武略微思索这个数字。
简单的数字后面是大量家庭和岗位的调整。
“战马的淘汰是一个持续几十年的过程,如今先不要调动,但是不再像是以前那样盲目扩大牲畜的数量。”
“战马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和战争,把多余的战马低价卖给山农省用于补充战争损耗。”
“先从临时工开始,多余人力物力投入到建筑和农业上,今后贫瘠的地方种豆子和牧草。”
北极武暂时没有动手下的工作,如今大部分行业依旧需要马力来完成耕种和运输。
光是如今那么多马拉收割机就是一个大问题,那么多机器每年都要累死几十万匹马。
慕容星汉也明白这个事情,蒸汽机如今还做不到普及,距离蒸汽收割机诞生或许还要一年研究,两年时间建好流水线工厂出产。
在此期间依旧是马拉收割机作为主力。
慕容星汉询问:“那马拉收割机是否还要扩产?”
北极武肯定道:“不用扩产,以后按照每年十万台继续生产就行了,在蒸汽收割机出现之前,马拉收割机要不断出新的来更换破旧损坏设备,报废的就回收重新融了做农具。”
蒸汽机之后还有内燃机,内燃机的关键是电。
北极武已经让人研究了电报系统,并且以铁路轨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为基础进行铺设。
也在加大力度采集铜钱,发放新货币取消铜钱的消耗。
资产的产出将会影响工业的发展,光是依靠北方的铜支撑不住全国的铜币消耗,更撑不住电力发展的消耗。
电力发展绕不开铜和铁,北方的铜产量从一年几百吨,逐渐提升到如今的一年九万吨。
尤其是当北极武察觉到金融即将出问题,没有足够铜钱之后,立刻加大了人力物力,从每年两千吨倍速提升,如今已经每年九万吨了。
九万吨铜足够覆盖四五千万人的销,今后的大部分产出还是搞工业,尤其是铜线和必须要用铜的车体零件。
王遂良询问:“圣上,今年南方粮食肯定减产,寒冬不光损坏了茶树桑树,也把刚恢复的耕牛又杀了不少,如今南方人口比前几年多了不少,粮食消耗也会变多,是否开春后多种一些地方?”
南方的问题并不是秘密,只要知道钱塘江和长江都上冻之后,大致的灾情和未来发展就能猜得八九不离十。
茶树桑树不可能在那种环境下安然无恙,影响庄稼产量的不光是土地,还有耕具和牲畜人力。
南方人口并不多,大部分还都是这些年刚出生的小孩子,这几年真没有过过几年太平日子。
南北耕牛无法通用,收割机也不好收水稻。
南方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纯人力耕种,使用的农具也都是更适合小家庭的农具。
别人都能猜到的事情,拥有一手情报的北极武自然更清楚。
“已经从东海运输粮食过去了,黄淮省的粮食库存足够南边吃的,不用担心。”
“是。”
北极武在视察结束后大致指明了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以蒸汽机代表的工业制造业,和以化肥为主的化工业。
在回老家和无聊的女人小孩子相聚时,北极武也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南方百姓捐款百两帮助山农省赈灾,我心甚慰,要求黄淮省和平原省捐款救灾,支援南方。】
【一人十文,千户百户万户等官员按照*10文的数量捐款运送到总督府登记,截至到六月份,过了六月就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