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格尔木青海料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38章 格尔木青海料

“巴郎子,请问就是苏阳吧?”

“是我。”苏阳笑著走过去让了根烟:“快到屋里喝口水。”

“叫我老吕就行了,牛哥说让我接你们一块回家,咱们都是老乡,也是顺路,等车开到老家这车子就留给你们开。”

“留给我们开?”苏阳有些疑惑。

“牛哥说你们回家总归有个车子开方便一些,等回头来的时候再开来就行了。”

“这样啊,那麻烦吕哥了。”苏阳还以为直接把车送给自己呢,这几十万的东西,可是受不起啊。

老吕在屋里喝了口水,苏老汉转身从屋里掏出了几百块钱往老吕兜里塞,人家虽说是报恩来的,但是用车也不能不给钱,起码路费和油钱得自己出。

“老哥啊,这是干什么呢,这钱我都不能要!”老吕愣是把钱给推了回去,看来牛哥这人来之前也是交代过,不收钱,免费接送。

没过多久,苏老娘从邻居家回来,手里拎著筐饃饃,还有几个菜馅包子。这是帮忙蒸謨,別人给的。

“妈,赶紧收拾下,咱们这就要走了。”

“行嘞,这饃饃带上路上吃。”苏老娘慌忙来到屋里,对著菩萨上了根香,“菩萨保佑我们一路平安。”

苏阳他们大包小包的將东西塞了满满后备箱,就连脚底下都塞满了东西。本来还想再带一些东西的,被苏阳拉住了。

苏老汉换了身军大衣,往车里一座,打量著四周,苏老娘拎著饃饃把大门紧锁,钥匙揣进兜里,坐到了后面。

“行了吕哥,咱们走吧。”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苏阳坐在前面繫上安全带,下意识的掏出手机想导航,看到这老掉牙的手机也是嘆了口气。

现在开车的老司机那才是有本事,老吕从车上掏出一张磨损发白的地图,用手往上面一指:“咱就从这走了。

现在和田通往內地还没有一条完整的高速,直到98年开始修建第一条高速,00年的时候乌奎高速才正式通车。

现在的公路是一级公路,在85年通车的乌昌公路,也是西北地区连接內地的第一条一级公路。

车子开起来也比较好认了,顺著公路往前开就行了,开出西北地区就可以上高速了。

这个路程要五六天的时间,將近四千公里的长途,中途要经过很多的地方,经过一晚上的顛簸,车子出了和田,来到了青海境內。

沿途成片的黄土山连绵不绝,宛如大地的脊樑。山谷中传出哗哗的河流声,还有一些藏羚羊和鹿孢子在路边跑来跑去。

偶尔还能看到牧民的耗牛在低头吃草,几只雄鹰舒展著巨大的翅膀,在气流中盘旋,锐利的目光扫视著大地。

这边的风光跟和田那种完全不同,看似荒芜,但实际上是一种空旷,天空仿佛触手可得,远处的白帽子山峰,点缀著大地的一抹纯净。

几个人在车里聊著天,看著外面的青海风光,也没有什么困意。苏老娘有些晕车,开著一条缝的窗户,冷风从外面挤进来,能平缓的喘口气。

还好带了一些风油精,抹在脑门上,感觉好受多了。

『吕哥,前面就是格尔木了,我们到前面镇上吃个饭休息一会吧,今天白天的时候我来开,你休息一会。”苏阳从地图上看著前面就是格尔木,远远看到豌的公路尽头,有一个渐渐拉近的城镇。

“行,困得眼皮都在打架了。”

十几分钟后,车子来到了格尔木,这里的人口跟和田差不多,街道两旁是一个农贸巴扎,还有一些小旅馆,很多跑长途的人都会路过这里。

在这里休息一晚,吃一顿当地的耗牛退骨肉和羊肠板面。

车子停在了路边,苏老汉腿脚不方便,在车子附近站著透透风,苏老娘也不愿意钱去吃饭店,便啃著手里的菜饃。

苏阳不过他们,只好跟著老吕一起往里面走走,顺便打包过来两份给他们。

顺著巴扎往里走,里面就更热闹了一些,有一个很大的氂牛交易市场,

这里也是盛產耗牛肉的地方,內地有很多牛肉乾都是耗牛做的。因为耗牛肉质纤维硬,做成风乾生肉乾之后,很有嚼劲儿,越嚼越香。

摊位上有很多的耗牛肉摊位,脸盆子大的耗牛肉乾掛在摊位上,诱人的枣红色在阳光下惹人垂涎,可能是过年的原因,很多人都会削上一块,用绳子拎著拿在手上。

不得不说,比和由的吃肉习惯还霸气。

“阳子,你要不要也称点耗牛肉回去,给家里的小孩吃。”老吕来到摊位前,老板看他们是外地人,直接用刀割下来一块给他们尝尝:“吃嘛,越吃越香。”

苏阳接过一块放在嘴里,一股子麻椒的味道充满口腔,肉也很厚实,嚼了几口就上癮了。

“行,那就带点,家里也没小孩,老人牙口不好咬不动,路上就当零食吃了。”苏阳来到摊位前,看著一张张的耗牛片:“老板怎么卖的?”

“五块一斤嘛。”

“行,来三斤的,要那种麻辣的。”

老板操起大板刀直接剁下一片肉乾,掛在秤鉤上看了一眼:“正好嘛。

隨后又是几刀將肉乾切成小块,装进了一个报纸对摺的袋子里。

老吕家里小孩子比较多,就多买了几公斤的肉乾,付完钱便在附近的麵馆坐了下来,这里跟和田一样都有本地的酥油茶,只是风味有一些不同。

这边是炒熟的青稞面,吃起来口感更粘稠一些,还加了一些蜂蜜。

麵摊上有很多的外地人,操看天南地北的口音,这里最有名的就是耗牛肉板面,远远就看到师傅在扯看五公分宽的面叶子甩了起来。

往热锅里一放,涮几下就捞在碗里,浇上一勺热油葱,放几块切好的滷味牛肉,一天的疲惫都能消除。

这种板面跟陕西的油泼麵倒是有几种相似,老吕说这面不一样,是用耗牛油和的面,麵条更香。

苏阳早已经饿坏了,操起筷子便大口吸溜进嘴里,確实比油泼麵好吃多了,吃完板面喝上半碗麵汤,肚皮就撑起来了。

这边的土特產不仅是耗牛肉,还有闻名全国的青海料,其中主要的產地就是格尔木地区。

有几个青海料大矿位于格尔木市西南一百多公里的高原地区,距离若羌约300多公里,叫做野牛沟。

原来在清朝就是皇家矿场,青海料就被视为皇室用料,皇宫里的一些玉石大件,基本都是用青海料雕刻,用来赏赐王公大臣。

因为这种料子虽然油性不足,但是硬度很高,也被称作硬玉,和田料反被称为软玉,所以最適合雕刻大型摆件。

尤其是野牛沟的老矿,品质几乎可以跟和田料媲美了,只是这些年来,

有了机械的参与,跟玛丽艷河床一样,全碰运气了。

而在不远处,传来嘈嘈杂杂的声音,两人吃过饭,消化食的功夫来到了格尔木的玉石交易市场。

这里比和田的交易市场还要大一些,约摸有十几排的摊位,每个摊位都很长,摆满各种形状的石头,主要是青玉、白玉和碧玉。

来看料子的基本都是圈外人,赶路回家的旅人,捡到好看的就给家里人带一件。

由於没有禁采政策,加上青海料的开採量大,所以这里的料子都是白菜价。有些白玉直接摆当做奇石去卖,往来的旅客多少都会带一些,相比和田料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

“吕哥,要不要带块料子回去。”苏阳笑笑,隨后拎起一块白玉看了看。

“害,我又不懂这个,还不如给孩子买点吃的实惠。”

一旁的老板拿起摊位上一个玉牌,“朋友,买个玉牌吧,吉祥如意嘛。”

苏阳看了看,白玉製作的玉牌,除了油糯性欠佳外,玉质也不错,便问道:“老板,这牌子多少钱?”

“二十嘛。』”

“拿三块。”

老板高兴的指著面前的一排:“朋友,你自己挑嘛。”

这里的老板也比较实在,没有因为他们是外地人就坑一道,相比和田料来说確实不贵,苏阳也没有討价还价,在摊位上了挑了几个玉牌,直接掏钱买了下,老板还给编了一个红绳子。

苏阳直接塞在老吕的口袋里:“吕哥,这是给孩子的,你就別推辞了。”

“阳子,你这是干啥,我自己有钱能买,咋能要你的呢。”

“这不是给你的,都说了给孩子的,客气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