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招人
苏阳承诺一个月的时间雕刻红玉料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抱石轩,所有人都憎了一下。
“木生师兄,那小子真的答应一个月时间完成?而且还用鏤空雕和嵌丝工艺,这...怎么可能嘛!”
“是啊,上次我雕了几颗连接的珠帘,就了一星期的时间,这根本不可能!”
“他不懂,师傅还能不懂吗,到时候交不出货,咱们抱石轩的名声就臭了,
行里多少厂牌都等著看咱笑话呢。”
木生大师兄沉吟片刻,摇摇头:“师傅或许有把握,否则也不能答应这事。”
隨后,木生回到正堂,看到马学五正在跟苏阳喝茶,便候在了一旁。
没过多久,苏阳便准备告辞了。
“师傅,您这里工具齐全,过两天我再来一趟,先把红玉料毛雕一下,到时候您再帮我精修精修。”
“可以的嘛。”马学五点头道,如果让他独自雕刻,还真有点心虚。
苏阳又说道:“对了师傅,其余的这些流水料,都是难得一见的好料子,能不能在这里加工一下,我可以按照市场价出鑑定费,到时候我想想外贸生意,卖到海外去。”
“这个自然没问题,好马配好鞍,这些料子回头让木生统计一下,做好了再一併给你。”马学五说著,眉头一皱,心中有些疑虑,“不过...这锦鲤图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你可要上点紧,违约金是小,传出去名声是大!”
“放心吧师傅,我心里有数。”苏阳大步走出中堂大厅,看了眼木生,笑了笑:“走了啊,木生师兄。”
苏阳来到店门口,碰到刚才那位看店的弟子,这次则换了一副態度,恭敬的送到门外,目送远走。
马学五回到正堂,盯著红玉料思虑起来,始终想不明白,这小子连工具都不全,怎么敢应接下来的。
难不成是祖师爷转世?
苏阳回到家里,天色还早,便来到了北大窑鑑定所这里,里面传来《爱情鸟》的歌声。离得老远就听到二虎子鬼哭狼豪的声音。
“我的爱情鸟,就要飞走了!”
苏阳走进窑洞,大家逐渐停了下来,刘小成关掉了收音机,笑道:“阳子回来了,我看大家下午发困,就放收音机提提神。”
“挺好的嘛!”苏阳摁开收音机,“大家边听边干,別弄错了就行。”
“放心吧,阳子,和由料俺们现在干起来得心应手,我他妈的都快成鑑定专家了。”二虎子笑呵呵的说道。
“不吹牛,不会把你憋死!”二婶子笑著了一句。
隨后大家又开始跟著收音机唱了起来,苏阳也跟著感受这种90年代的乡村迪斯科的感觉,扭动著脖子和脚步,有种文艺復兴的潮流。
扭完脖子,身上热了一身汗,苏阳就拉著刘小成走出北大窑,在附近转了转,“小成哥,有个事我想跟你说一下。”
刘小成看著苏阳这么郑重其事,心中有一些膈应,低著头有些不好意思,隨后长呼了一口气,转身拍了拍苏阳的膀子。
“阳子,你不用说,我也知道那事。我知道之前你嫂子找过你,她也跟我说了自己的想法,说你没同意,说实话我心里也不对劲,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咱们处的都跟亲兄弟一样,你现在又干大生意,啥事都能想著我,我也不是那小肚鸡肠的人,再说了这事也是在帮我...”
“你嫂子是个好嫂子,长得也漂亮,外面风言风语的,我也担心你嫂子受不了,到时候这日子也没法过。要不,你就当帮哥这个忙,要是能看得上你嫂子,
就受受累帮一帮吧,也省的外人传閒话,你看成吗?”
苏阳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不过下一秒想到热巴嫂子找自己拉帮套的事情,恍然了一下。
“小成哥,你说啥呢,我咋会看不上嫂子呢?”
“唉..:.不对,我没看上嫂子。”
“呸,我是说我看上了嫂子,但是她毕竟是嫂子,咱不能干这种狗血的事啊!”
苏阳一时情急,都开始语无伦次了。
刘小成欣然笑了笑,“阳子,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之前咱们兄弟之间磨不开脸,现在都说开了,你就帮了这个忙吧。”
苏阳紧皱眉头,看著四周没人,才拉著刘小成的骼膊,“小成哥,这事缓缓再说吧,我这边也快要提亲了,古丽那丫头虽然是洒脱的人,但这事还是要跟人家说道说道。”
“提亲?”刘小成一愣,“这是好事啊阳子,人家城里人能看上咱,那得抓紧时间,这事你要说不开的话,我去找弟妹说说,別到时候整误会了!”
“等下等下!”苏阳伸手拉住了刘小成:“小成哥,这事还是我来说吧,给我点时间行吗?”
刘小成一听到这话有些欣喜,高兴的从兜里掏出一根烟,掏烟点上,隨即吞云吐雾起来,在外面呆了一会便准备进去了。
“等下小成哥,我叫你出来不是因为这事,是鑑定的事。”
刘小成一副茫然的表情:“啊?鑑定所能有什么事?”
苏阳吸溜了几口烟,將菸头踩在脚下碾了几下。
“我在城里打了个gg,除了玉石协会的鑑定单子之外,还有一些外来的单子,现在手里就接了两个单子,有一千公斤的料子,还有五百件的玉製品雕刻,
到时候咱们鑑定所得精细化运营。”
苏阳將自己的打算给刘小成说了一遍。
现在鑑定所里的两组加起来十个人,基本上都是原石鑑定的行家,但是后面会有很多来自民间的玉製品的鑑定。
成品鑑定和原石料鑑定还是有很大的区別。
首先得有一定的原石鑑定基础,其次还要有一定的鑑赏能力,以及对玉雕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玉雕品的命名都是“玉种在前,工艺在中,品名在后”的形命名。
比如“羊脂玉双面透雕开富贵牡丹”或者“和田青玉嵌丝压雕金丝荷台”诸如此类的。
这就需要大家了解玉雕的基本工艺,以及对命名规则的审核。
刘小成听后,也是皱皱眉头,这里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泥腿子,当年都是一起下坑挖玉的人,大字不识几个,要想让他们学习玉雕这么复杂的东西,这不是要了老命嘛。
“阳子,这事很棘手啊。”
苏阳也说道:“这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咱们只能在村里再找一些识字好学的人,只需要简单了解下雕刻工艺就行。”
“另外,把目前的两组人给分开,一组鑑定和田系玉料,另一组负责鑑定玛瑙杂石头品类,然后再招一组人专门鑑定玉製品,你看咋样?”
刘小成不禁豁然了,连连点头:“这个好!到时候碰到新料子,就不用所有人一起学习了,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
反正到时候有活了就召来上工,没活的时候大家就在家里乾乾农活,两不耽误,这对於苏阳来说,也节省了很大的人工成本。
“小成哥,前两组的安排就拜託你了,后面的玉製品组我去找张叔去问问,
帮忙给摇摇人。”苏阳说著,就转身朝著外面走了。
刘小成在后面喊道:“阳子,我那事,你也上点心。”
苏阳摆摆手赶紧开溜,骑上摩托车来到了村里,路过羊圈的时候看了一眼,
羊圈里的羊跟著叫,听声音像是饿了,陈二这会应该牵著骡子去了地里帮忙犁地,哈孜克这两天也跟著去了叶尔羌河床测量。
苏阳只好停下车子,给羊圈里的羊群抱了一捆乾草,將打好的鱼乾粉掺杂著麦皮拌一拌,里面隱隱散发一股腥味,羊群吃起来也是津津有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