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子来了啊,这是刚送来的新料子,你看看联繫人是谁,我登记一下。”
苏阳挺好摩托车,跟车师傅见面自来熟,確实是苏阳接过的单子,是五百件的玉製品。
隨即苏阳跳上车,拍了拍车门,“师傅往前走,有个北大窑,停那里就行。
》
货车小心的开著坑洼的土路,车厢一顛一顛的。
“老板,你们这的路不好走嘛,东西要是摔坏了,我可赔不起嘛。”
苏阳也有些不好意思,这些路確实太渣了,有钱了必须得修一条像样的水泥路,要想富,先修路。
车子后面,原本刚下工的几个人,也跟著来到了北大窑,准备帮忙卸货。
玉製品不比原石料,比较脆弱,都要轻拿轻放,一旦摔坏了,基本没有修復的可能,这个损失还是要自己承担的。
“大家都小心点,里面都是玉雕品,一个人拿一件,小心点脚底下別绊倒了”
苏阳招呼著大家,有序的搬运东西。
好在玉雕带有包装,木盒內还包裹著绸缎,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同时也能防摔。
刘小成则在里面一一打开木盒,对玉雕进行登记造册,有些叫不出名字,就直接用笔对照著画图,反正大差不差,对上號就行。
忙活完之后,苏阳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司机师傅也就连夜赶了回去。
当初选上的那五六个人,看著满地的玉雕品,用自己仅有的玉雕理论,开始得意的评头论足了。
“你看那个如来佛,那是不是用的圆雕,从脸盘子来看,应该是魏普南北朝时期的佛面。”
“不是,我觉得是唐朝的,唐朝的脸盘子贼大,大耳垂子跟猪气泡一样。”
“阳子,你来看看,那是仿哪朝的如来佛?”
苏阳来到他们跟前,跟著瞅了一眼,在没开启系统前,也是瞅不出什么门道“那个....鑑定需要严谨,天太黑看不清,等明天再说。
苏阳忽然想起个什么事来,对大家说道:
“对了,明天玛瑙组的大傢伙,都早点来北大窑,我从文化局给大家请了一位玛瑙鑑定专家,准备在这指导大家几天,大家可要好好的学。”
大家听到有专家来,也是喜欢的不得了。
“专家来咱们这指导,那肯定得早点来,平时想学还学不到呢。”二虎憨憨的笑著,跟捡著大便宜似的。
整理完料子,大家也就各自回去了,刘小成留下来给苏阳匯报了下原石鑑定的进度,三千公斤的原石料已经进行到一半了,再用三四天的时间,基本就可以完成了。
而剩下的两组人,业务还不熟练,眼著新料子又到货了,刘小成心里急得不行。
“小成哥,別急嘛,明天让大家上上手,看的多了自然也就会了。”
“行吧,我就怕耽误工期。”刘小成收起本子,“那你睡吧,我这就回去了””
刘小成走后,哈孜克也去了叶尔羌,北大窑这边晚上也得有个人看著,苏阳这几天准备就在这睡了。
夜幕降临,倒春寒还是挺冷的。
苏阳將炉子加满了柴火,冬天从东山口拉来的松木,也烧的差不多了,只能裹著大衣从外面找一些树疙瘩来烧。
苏阳拉开门,背上了窑洞里的小口径步枪,拿著手电筒徐步来到了北大窑附近。
原来烧窑挖土的深坑就在不远处,是一个较大的缓坡,底下百十米见方,跟个盆地似的,里面长著很多的灌木丛,梭梭树最多,沙拐枣也有不少,还有一些锦鸡儿树。
夏天的时候,很多小孩子都下到坡里去找一些沙拐枣吃,跟吃零食一样,又脆又甜。
苏阳拎著手电筒来下了缓坡,找了一些木头疙瘩,搬了两趟,基本够烧一个晚上的。
就在准备回去的时候,梭梭树里传来细细碎碎的声音,苏阳立马放下柴火,
取下后背的小口径步枪。
“谁?赶紧出来,不出来就开枪了!”
苏阳吼叫了一声给自己壮壮胆,不过当他缓步靠近时,一个小东西一溜烟的从脚底下窜了出去。
苏阳还没来得及瞄准,就跑的没影儿了。
看样子是野兔。
这会和田地区的野兔最多,看过新闻报纸的都知道,97到99年这三年期间,
野兔泛滥成灾,最多的是獭兔和塔里木兔,繁殖很快。
这会就已经有苗头了,当年那些的兔皮毛加工厂,在这几年赚了不少钱。
后来人们开始对兔子下药,田间地头都是死兔,以至於到08年的时候,塔里木兔直接成为濒危动物,被国家保护起来成为二级保护动物。
苏阳缓了两口气,从坡里爬出来,来到窑洞,將柴火瓣断填进火炉子里,这种炉子是砖砌的或灶,连通著火坑,上面盖上铁篦子,还能烧水烧土豆吃。
晚上也懒得回去吃了,扒拉出两个红薯放在炉子上烤著,很快就冒出了红薯的香味。
苏阳看著那些玉製品,有一半都玉饰,包括玉佩、玉鐲、玉牌等。这些鑑定起来很简单,难的是哪些玉雕摆件。
从玉雕工艺来看,应该是玉器厂出来的活,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出自名师,
盒子上面都贴著標籤,希望能把名师印上去。
苏阳应了下来,说可以试试,毕竟名师雕刻也是玉雕文化的一部分,也具备附带价值。
具体要看文化局给不给批了。
总要有人推动著制度的进步嘛。
北大窑地处空旷,手机信號也好了两个格,给古丽通了一个电话,隨后就暖烘烘的睡著了。
第二天一大早。
叫醒自己的不是村里的鸡,而是高举反旗的肚皮。刚醒来就饿的咕咕叫了,
昨晚的红薯到底还是没撑到时候。
这会儿,进村的路上有一些人走了过来,看著不少,有一二十口子。
二虎子是第二组的组长,现在负责玛瑙杂石的鑑定,走在最前头,有种“党性光辉在我心”的劲头!
“阳哥,专家来了没?”二虎子趾高气扬的问道,“村里的人都说有专家来,就想来凑个热闹,听听也不要钱,到时候就当是咱们所的储备军嘛!”
苏阳听这话一乐,这小子思想觉悟什么时候这么高了。
好在大家都是自带板凳,当年也是学过几年夜校,读书写字也算一门手艺,
基本的字也识一些。
在二虎子的指挥下,大家分成两排坐,一共十几个人,等著著专家的到来。
没过多久,门口过来一辆自行车,艾孜买提笑呵呵的证著车子,苏阳及时迎了过去,从兜里掏出一包烟。
烟盒敞著口,外面露出两根,都是体制內的人,一眼就看明白了。虽说局里工资照发,但是车马费多少还是要给的。
艾孜买提不好意思的揣进兜里,隨苏阳来到北大窑门口。
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苏阳將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之后,便回到了前院,苏老娘做好了饭,都闷在了锅里,苏阳迫不及待的抓起两块白面馒头啃了起来。
今天除了乾饭,还有重要的一件事要做,上午要组织其他人一起开工,玛丽艷河床的动土开了化,就该开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