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推广
清晨时分,苏阳醒来后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晨时的空气格外新鲜,苏老娘早早做好了饭,农村人吃饭比较早,大家趁著太阳没出来前,去地里千一会农活。
一大早就看到外面来了一伙人,在村里的广场上拉起了条幅,摆上了几张桌子,还放了几袋种子。
条幅上写著“发展种植,打贏九五计划”。
根据歷史线的进程,苏阳大概猜到,应该是农业局来村里宣传种植的。
也就是今年,玛纳斯河流流域的试种取得了巨大成功,加上国家对的极度缺乏,便將纳入“九五计划”当中,並在南疆和北疆重点普及推广。
由於的產量和价格相对於甜菜、油葵、小麦更值钱,而且更方便管理,
所以便逐渐普及起来,成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
张军在广场上给大家端茶倒水,东问西问的了解这个新鲜的品种。
在大家一脸好奇的目光下,讲解员给大家挨个解释,显得格外热情。
1996年的时候,南疆才开始大规模的普及,晚一年后,北疆才开始大规模种植。
推广成了那几年最重要的大事。
各地的推广员都有很高的指標,农业局都开始向文化局借调人了,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开始下乡宣传了。
而且当时还会免费提供一部分种子,等你尝到了甜头,再自己出钱购买,价格也偏低。
苏阳走到广场上,从人群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文化局宣传科的王桂芹。
苏阳想躲,不过也来不及了,对方已经朝著自己走来了。
“苏阳同志好久不见,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见到你了。”
王桂芹落落大方,冲苏阳打了个招呼。
苏阳也笑著回应。
『是啊,挺巧的,你们这是帮农业局干活来了?”
“上面有指標,让我们负责洛浦乡的宣传工作,第一站就来你们村了,
我们在局里都听说乔木村的故事了,一直都想来这边看看。”
苏阳自然心里有些自豪,能让一个普通的小村子走进大家的耳朵,作为推动者之一,苏阳很高兴。
“乔木村欢迎你嘛,等你工作结束了,我带你在村子里转转。”
“好啊!”
两个人说著,来到他们的宣传点。
大伙这会正是吃早饭的时候,看到外面来了几个城里娃娃,又聚拢过来看热闹。
二婶子好奇的问道:“同志啊,俺这戈壁滩上,能种出?”
“是啊,地里乾的很嘛,风沙大,能成材吗?”
“一亩地能卖多少钱啊?俺们去哪卖啊?”
大家自然认识这个品种,地里也有人零零散散种了几亩,但要是全都种成,对农民来说太冒险了。
大家都知道,鸡蛋不能同时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是今年卖不上价,那就是全部折在手里了。
王桂芹经过了培训,对於大家的这些问题,心中也都有答案,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隨后开口道。
“乡亲们,这是咱们农科院最新研究成功的新陆早4號,是咱们兵团农七师农科所培育成功的,亩產能达到250公斤!”
250公斤?
“乖乖,还真不少嘞,小麦亩產才三四百公斤,这么轻飘飘的东西能变两百多公斤?”
“同志,那到时候多少钱一公斤啊?”
王桂芹伸手比划了两个手势:“咱们的回收价格是680块一百公斤,折算下来是十三块六每公斤。”
大家听著,隨即著手指头算起来。
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心里都有一笔帐,亩產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有一桿秤。
“同志,这么说的话,咱一亩地能卖一千七百块钱?”
“是啊,这到底是真的假的?”
大家纷纷面露疑惑,显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在当时刚吃饱肚子的情况下,
一亩地甜菜勉强够上几百块的收入,一亩小麦是一块三每斤,一亩地也才五百左右。
而直接翻了几倍出来,大家不心动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到时候咱们乡里会成立合作社和收购站,大家拾了就拉过去卖,钱现结。”
“而且最主要的是,的生长周期比较短,从五月份种下,到九月份就能收,一直能收到十一月份。”
大家听著心里高兴,这不就跟地里长玉石一样嘛。
以前河床没承包之前,他们在河床上采玉,一个月平均下来也是五六百块钱。
现如今从九月到十一月,三个月时间就能收一千七百块,这不等於地上长料子了嘛。
的推广刚好让大家解决了温度问题,並慢慢富裕起来,这也是南疆农民生活转型的重要节点。
这会大家手里多多少少都有几十亩地,就算是地里不肥,空閒了也有不少,
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村里有人相信,也有人半信半疑,大家將目光投向了苏阳。
不知何时,大家已经把苏阳当成村里的主心骨了,碰到一些难以抉择的事,
都想听听他的意见。
谁让他这大半年的时间,一路开掛,时刻伴隨著人生高光呢。
张军来到苏阳跟前,悄默声的问道:“阳子,这事你咋看?听起来倒是不错,但是大家都种,我咋感觉那么不靠谱呢,万一產量上去了,价格低了怎么办?”
张军的担心也是大家所担心的问题。
但这事完全不同。
王桂芹朝苏阳投来求助的眼神。
苏阳便走到王桂芹身旁,跟大家说道:“大家放心吧,推广是国策,有公家给咱们兜底,只要大家种出来,肯定不会降价的,我们应该相信王桂芹同志。”
大家见苏阳都这么说了,也没什么好忧虑的了。
苏阳看向王桂芹问道:“我家只有三亩閒地,你看能种多少?”
这种专业的问题,一旁的农业局同志就比较熟悉了,隨后便给大家介绍了一遍种植方法和打理方式。
大家图吞枣的听了一遍,似懂非懂,
但是不重要了,大家此时心里想的都是亩產二千七的事情,至於种出来怎么打理,那是以后的事,先种出来再说。
按照每亩八斤籽的算法,为了保证戈壁滩上的出苗率,都是按照每亩十斤的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