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军一夜破城,生擒刘繇,威势之盛於江东一时无两。
不忘初心!
袁术即刻乘胜追击,率部直捣丹阳,势要击破刘繇余孽,助孙策救母。
孙策对於义父这份热切的拳拳爱护之心,只感烫手。
眼看將至丹阳,一旦袁术大军抵达,这最后一支因对抗刘繇所需,而始终掌控在母舅吴景、堂兄孙賁麾下的数千孙家精锐,只怕也要被收编吞併。
孙策挺身上前,主动为父分忧。
“义父在上,策有一计!
周瑜叔父周尚,现为丹阳太守,我母舅及母亲家小也在丹阳郡治下牛渚等地,始终与刘繇所部爭斗。
今刘繇已灭,其眾惶惶,又何需大军开拔?只请义父派我三千精兵,不出半月,我必携周瑜劝说周尚归降,扫平刘繇余孽,將丹阳献上。”
“......”
袁术不语,只目光深邃凝视著他,直看得孙策心中发怵。
“策儿,我大汉以孝治天下,若为人子而不孝,实非善事。
昔日董卓祸乱朝纲,我与庶兄袁绍会盟討董,惊闻洛阳亲族尽死於贼手,当时恨不得十八路诸侯数十万大军顷刻间兵临城下,以除国贼,又岂会为爭夺功劳而率小股兵马贪功冒进?”
他眸光深沉,话语里满是哀慟之情,“正因我曾救援不力,致使亲族惨死,是以如今才不忍见你们母子分离。
文台兄將孤儿寡母託付於我,今你年幼不懂事,我却不得不管,你之计策休要再提,我必尽起大军亲至丹阳,以保你孙家万全。”
孙策:“......”
若我没记错的话,十八路诸侯討董那会义父你还卡我爹粮草来著。
不过非要照这么说,也没错就是,当时袁家满门惨死,义父你与袁绍那真是急得面红耳赤,每天都在宴会上痛斥国贼,劝说大家出兵,只是没有成功,然后......
第二天,继续摆宴,继续骂。
虽说心中腹誹,但面上被袁术拿孝道压住,孙策也深感无奈,毕竟,放著稳妥的大军压境之策不用,偏要亲率三千人马冒险救母,此举確实难以自圆其说。
甚至那句【若为人子而不孝,实非善事】,更是一语双关的警告,孝这个字太重,压的他无力反驳。
见他被袁术话语逼住,情知眼下时机已失,周瑜抱拳行礼。
“袁公,我可修书一封,请叔父相助袁公,与您內外齐出,必教刘繇余孽死无葬身之地。”
孙策闻言也领会了他的意思,是了,若是母舅、堂兄他们能在此次大战中立下功勋,义父也就暂时动不得他们麾下兵马,否则岂非寒了功臣之心?
“策可与公瑾一同写信,母舅受困丹阳,得慕援军久已,今知义父將至,怎不奋勇向前?“
孙策重重叩首,慷慨呈辞,甲冑鏗然作响於青砖,錚錚铁骨,若金铁相击。
“策一心救母,实心急也,愿为先锋亲率死士为大军开路,破营攀城,蹈死无悔!“
案头烛火摇曳,將少年將军的影子投在营帐上,恍惚间竟与原身记忆里孙坚初入袁营,跪请先锋时的身影渐渐重合。
【某家孙坚,愿为袁公先锋,攻必克,战必取,如不胜,请斩某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