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徐州红巾军若能失地存人,全力向西发展,与颍州红巾军相互策应夹击官军,甚至干脆合兵一处共抗强敌,未尝不是一招死中求活的妙棋。
但芝麻李才攻下徐州城就自封元帅,就是非常明确的政治信号——颍、徐两部义军起事虽有先后,也都称红巾军,地位上却是平起平坐,双方并无主从关系。
指望芝麻李放弃徐州,冒着拼掉老本的风险为刘福通做嫁衣,恐怕不现实。
而且,芝麻李真想问计,也不会等到现在才召石山,此举更像是收买人心,也是正戏前的过场,回答什么并不重要,态度才重要。
石山装模作样思考了一会,答道:
“论装备、训练和人数,咱们都不能和官军比,无论向哪面打都差不多,但元帅起兵仅几日就连破萧县、徐州两城,主要原因是官军武备松弛。
在下浅见,应趁官军主力围剿颍州红巾,咱们兵马四出攻城略地,地盘做大,回旋余地就更大,待攻下几个路府,手中有了几十万大军,还用再担心徐州如何?”
敌强我弱,明眼人都知道没有战略重点是大问题。
但对才起事的草台班子不能指望太多,短短数日就夺下两座城池,发展至万余兵马,就已经超过了大部分造反者。
石山的见解虽没什么新意,却与众头领之前数次讨论的结果暗合,在“英雄所见略同”的心理暗示下,终究还是能让人稍稍安心。
芝麻李点了点头,没有再纠结这事,旋即抛出另一个问题。
“石兄弟可曾听说长山村秦公秦意诚?”
石山哪知道什么长山村短山村,更别提听都没听过的秦意诚。
其身旁的胡头领屠户容貌粗豪,做人倒是精细,见石山一脸茫然,主动介绍道:
“秦公是咱徐州名士,国子监生,官做到了湖广行省理问所理问,只因看不惯同僚贪腐而遭排挤,辞官返乡后做了不少善事,最受乡人敬仰。”
秦意诚有才学、有名望,又是辞官不做的“隐士”,简直就是为芝麻李量身定制的“世外高人”。
显然,芝麻李有招揽秦意诚的想法,甚至已经付诸了行动,但没有成功。
这不扯嘛!
石山暗道你们这些本地豪强都办不成的事,我这个外乡人能有什么好办法?还是,想煽动自己出头做你们不愿做的事?
“元帅想请秦公出山?”
“已经请过了,但秦公人不见礼物也不收。石兄弟脑子活络,可有说动秦公出山的办法?”
秦意诚是大元前官员,面对邀请自己一起造反的反贼,既不逃走又不当面斥骂,更没寻死觅活以证心迹,态度其实相当暧昧。
这类人可能不甚排斥红巾军,或者说不介意借红巾军之力,达成某些个人目的。
石山好歹看过水浒,多少知道一些梁山好汉拉人入伙的手段,自信可以拿下这类妄图两头押注的老狐狸。
只是这些招数过于阴损,不符合他的本性,他可不相信赵均用想不出这样的招数,赵均用都不想为了芝麻李自毁名声,石山自是更不会说出来。
“秦公德高望重,又吃过皇粮,怕是不会轻易投靠咱们。城中应该不缺才学之士,元帅何不先从中招揽几个,再由他们出面请秦公出山?”
萌新作者在线卖萌,新书幼苗期求投票、求追读、求推广、求呵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