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赐名红心营
徐州至宿州的官道之上黄尘蔽日,旌旗如林,马蹄声震得道旁枯枝簌簌作响,搞出这么大动静的,正是南下攻打宿州的徐州红巾军。
大军行进的前方,一支举红旗穿红袍的队伍已经列好了队,等待汇入行军队列,乃是奉命赶来参战的石山所部人马。
此番出兵,石山带上了步一营、步二营和二十名马步兵,而将完整的辎重营、大半骑队与缺编的步三营留在楮兰。
理由很简单——站赤附近站户种植的庄稼已经成熟,不能弃之不顾。
偏斜的阳光有些刺眼,彭二郎顺着石山指的方向手搭凉棚,定睛看了好几眼才转过身,朝这位只身前出数里地迎接自己的副千户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不错,石副千户练的好兵啊!”
石山颇有自知之明,清楚组建只有半个月的本部人马实际是个啥情况,不敢当“练的好兵”之赞,当即诚恳应道:
“糊弄鞑子的架子罢了,难入两位将军法眼。”
赵均用数次跟石山私底下交手都没有占到便宜,却是不愿看到小滑头就这样蒙混过关,接过话题,抬手指着前方的红色军阵,调侃道:
“石副千户有胆有谋,会打仗还会练兵,就是忒不实诚。你这可不是甚架子,在咱看来,如火如荼,不过如此啊!”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统帅大军接连击败越、鲁、齐等国之后,继续向西北进军,计划一举击败当时最强的晋国而称霸于诸侯。
不曾想,吴晋两军对峙的关键阶段,吴国后方原本已经臣服的越国突然发动叛乱,吴国主力北上内部空虚,猝不及防之下,被越军一路打到了国都姑苏城下。
老巢被偷袭,后勤补给断绝,消息一断传开,吴军军心定会大乱。
形势危急,争霸战已经没法再打下去了,必须尽快带兵返回国内平定叛乱。
但夫差老于军伍,清楚晋国虽然衰败但实力尚存,在晋军眼皮子底下撤军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由撤退变成大溃败,乃决心以进为退。
他精选了三万强兵,分成白、红、黑三个大阵,连夜潜行至晋军营地前一里处。
晋军此时尚未改革军制,还残留了一些堂堂阵战的旧礼仪,当晚虽然安排警戒,却只限于本方营寨附近,对吴军如此大规模的行动竟然毫无察觉。
直到次日天亮后,晋军才发现吴军摸到了眼皮子底下,惊讶于吴军的执行力和纪律性,又见其军阵严整“望之如火”“望之如荼”“望之如墨”,为之大骇。
彼时,晋国也是内外交困,霸业早就名不副实。
晋侯心知若不能马上吴王一个交代,而非要同强悍如斯的吴军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乃与夫差歃血会盟,就此留下了“如火如荼”的典故。
赵均用早年曾怀科举入仕之志,经史兵书皆有所涉,此刻以“如火如荼”比附清一色鲜红军装的石山部人马,倒也勉强应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