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防线破徐州在望  扫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更令曾万户绝望的是,擎日卫的后续部队,还源源不断地从后方赶到。

后续赶到的营头,以常遇春亲自坐镇的三个甲等营为核心,向两翼有序展开,形成一个巨大的、向元军圆阵凹陷的弧形包围圈。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尚未开战,仅仅是看到擎日卫奔袭而来,迅速展开、列阵、形成包围圈的表现,就让曾万户浑身冰凉——这支军队展现出的组织度、纪律性和训练水平,绝非薛、李两部凭血勇作战的部队可比。

甚至,曾万户悲哀地意识到,即便是在自己本部兵马状态完好时,与眼前这支兵马一对一硬撼,也不敢保证有胜算,更何况此时对方兵力远胜己方,更有精锐骑兵压阵!

而在擎日卫后方,隐隐还有更加庞大、更加嘈杂的声浪传来。

那是彭二郎、赵均用所率领的宿州兵马,二部渡河后,就立即抢攻营寨,人喊马嘶,战鼓隆隆,声震数里,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席卷而来。

曾万户能看出来的绝境,其麾下将领很多人也能看得出来。

看着擎日卫兵马已经到齐,正在做最后的阵型调整,即将擂响催战鼓,元军众将顿时急了。

“万户!这仗打不赢了!降,降了吧?”一名千户的声音带着哭腔,率先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是啊万户!弟兄们今日血战,对得起朝廷了!红旗贼主力出现在这里,答儿麻失里却按兵不动,坐视我等覆灭!靠我们这点残兵,如何抵挡?”

另一名将领也嘶声附和,语气中充满了对后方蒙古统帅的怨愤和绝望。

“万户!降了吧!给兄弟们留条活路吧!”更多的将领围了上来,眼神里充满了哀求。

虽然畏惧朝廷事后清算,也担心远在后方的亲人受到牵连,可在必死绝境下还能保持理性的,毕竟只能是极少数。

曾万户还想派出麾下仅存的几百骑兵,拼死突围出去,向徐州方向报警。

可当他的目光扫过那些骑兵时,却是人人眼神涣散,毫无斗志。再看看外围游弋的贼骑,将这些人派出去,也只是给贼骑增添几颗首级功罢了。

所有的路,都堵死了。败局,已无可挽回。

“唉……”一声充满了悲凉和屈辱的叹息,从曾万户的嘴中溢出。

擎日卫阵前。

对面,常遇春也严阵以待。

眼前这支敌军,是他投军以来,见到的所有敌军中,阵型最严密,抵抗意志最顽强的一部,即便己方占尽优势,又有骁骑卫压阵,要想全歼这支困兽,己方也必将付出至少数百精锐伤亡的代价。

他当然不怕伤亡,眼中反而有阵破强敌的兴奋,并早已披挂完毕,准备亲率精锐,对敌军发动雷霆一击,以期以最快度、最小代价结束这场战斗。

就在此时,元军大阵突然出现了一阵骚动,一骑从中奔驰而来,马上骑士手中没有任何武器,只有一根代表谈判的白布条绑在背旗上。

“搞什么鬼?!”

常遇春已经猜到了元军的意图,却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这使者射杀,只能等他靠近了喊话:

“大元济宁路万户睢水防线主将曾伯城,敬将军军威,自知不是敌手,不忍见麾下健儿尽殁于此。愿率所部将士罢兵息战,望将军接纳!”

常遇春眯起眼睛,看着那孤零零的骑士,又看了看对面死寂的元军大阵,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他挥了挥手,示意阵前弓箭手稍安勿躁。

睢水渡口。

“报——元帅!前线大捷!元军睢水防线主将曾伯城已率残部约四千人,向常都指挥使投降了!”

石山在捧月卫精锐簇拥下,刚刚踏上北岸松软的土地,就听到了这个捷报。

报捷信使依然是吴国兴,六安之战后就已经升任队率,此刻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利落地滚鞍下马,单膝跪地,语速极快却条理清晰地汇报。

“据降将曾伯城供述,其大营内尚有守军两千,可以劝降,此外,各营寨乡勇还有四千余人,此战我军俘获总数预计接近万人。”

石山闻言,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再完美的计划也需临机应变,对此他早有预案和心理准备。

元军主动投降,兵不血刃拿下最难啃的防线核心,大幅减少了己方伤亡,这当然是好事。

但与围困徐州主力的元军会战在即,骤然多出这近万名降兵,却是个不小的隐患。如何安置?如何整编?如何防范可能的反复?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

“李武、常遇春此刻在何处?”石山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波澜。

“李都指挥使已持曾伯城信物,率骁骑卫赶往吴窑大营劝降!李总管、薛总管劝降和收拢各残余营寨乡勇。常都指挥使率本部人马,看押着曾伯城及其投降的四千元军,等待元帅亲临处置!”

石山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常遇春对此事的处理很周全,控制防线枢纽(吴窑大营)、立即劝降乡勇,防止反复,同时牢牢看住最有战斗力和潜在威胁的曾伯城部,抓住了主要矛盾。

“伯仁处置得当!你速去回复,我随后就到!”

仓堆堡前,临时受降点。

曾伯城已经卸去了象征万户身份的华丽铠甲,只穿着一身朴素的青色战袍,站在临时划出的受降区域边缘。他交出了劝降吴窑大营的投名状,但心中那根弦却始终紧绷着。

其人深知乱世之中,降将的命运往往如风中飘萍。常遇春虽然没有为难他,但未得到石山本人的亲口承诺前,曾伯城却是不敢离开自己的部队半步。

这四千人,既是他最后的筹码,也可能是他唯一的护身符。

时间过去快速过去,每一息都如同煎熬。曾伯城强作镇定,目光却不时焦急地投向东南方。

终于,在地平线上,一面红底金边的“石”字大纛缓缓靠近。

旗下一人身披玄甲,外罩赤红战袍,身形挺拔如松,策马而来。距离尚远,看不清面容,但那扑面而来的威严气势,以及周围捧月卫精锐拱卫的架势,已经昭示了来者的身份。

曾伯城的心脏猛地一跳,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走出受降区,在距离石山仪仗前数十步外,便撩袍屈膝,推金山倒玉柱般跪拜下去。

“罪将曾伯城,拜见石元帅!元帅虎威,罪将诚惶诚恐!”

石山勒住战马,审视着跪拜在地的曾伯城。此人中等身材,虽然留着满腮浓密的大胡子,行止间却难掩儒雅仪态。

“起来吧。”石山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

曾伯城依言起身,垂手肃立,不敢直视石山。

“你读过书?”

曾伯城微微一怔,不意石元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竟是这个,谨慎地答道:

“回元帅,罪将……早年曾入路学,读过几年书。”

“嗯。”石山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

他对降将和出仕大元的儒生,都抱有戒心,曾伯城兼二者身份于一体。这种人,心思往往更深沉,更懂得审时度势,也更可能反复。他们的投降,往往是形势所迫的权宜之计。

不过,石山脸上依旧看不出半分异样,仿佛真的只是随口一问。他的目光转向远处被擎日卫严密看押的降兵大阵,声音依然平静。

“你有何事,非要面见本帅?”

曾伯城不敢耽搁,忙道:

“罪将知道徐州城下官——元军虚实,需当面禀报元帅!”

……

ps:今天只有一章,头疼得难受,请见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