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
日子一天天过去。
这一天清晨时分,陆离检查了一下香火愿力。
此前检查的时候,香火愿力已经积累到八十万点。
这三四天时间过去,又增加了四十四万点。
香火愿力的数目来到了一百二十五万点左右。
距离一百六十万点,只剩下三十五万点了。
陆离计算了一下,大概三天多以后便能凑齐。
届时,又可以利用炼化香火愿力提昇阳神了,还能因此收穫神通呢。
今天,他早早起床了。
因为有重要的事要做,
之前陆离主动发信息给苏沁雪,让其与村里商量一下,儘快“开光仪式”,然后对外开放。
秦总和村里那边加快了效率,把该添置的东西都添置了,最后选定今天这个黄道吉日进行“开光仪式”。
何为“开光仪式”?
大致是指旧庙重建、新庙建成工后,立碑、唱戏、放鞭炮、祭奠神灵,称之为开光仪式。
一般而言,等到开光仪式结束,还要募集、购置庙產,保证运营。
国內宫观寺庙一般有三种运营模式。
第一种,自生自灭类型,这种宫观寺庙基本上归私人或者某一个单位所有,比如村里的宫观寺庙,大概率盈亏由村委负责;也有一些私人的,则盈亏由自己去负责。
第二种是归政府管理,那么里面的和尚道士不用担心工资待遇问题,因为不论赚钱多少,国家都会每个月发放工资,例如京城的白云观和西蜀的青羊宫就是这种模式。
第三种则是有钱人投资建庙,或者以前就有的庙卖给了私人。此时有钱人会聘请和尚道士,乃至压根不用,改用居士,每个月发个几百块钱管理费就行。
陆离这座小庙虽然是秦总出钱投资建造的,但是“股份”全在他那。
傅钦投资的也只是小庙“周边”產业,並不持有小庙的“股份”。
因此,这座小庙无论盈亏,都要由他自己负责。
嗯,秦总很够意思,不仅包了小庙的水电修等费用,就连招来的两个道士单费都由其出。
另外,其还往小庙的帐户之中注资了一百万,用作日常的维护运营。
陆离不关心庙里收入。
自己有约莫一亿现金。
即便庙里一点收入没,他也能一直维繫下去。
他关心的是这座小庙,今天开光仪式后对外开放,能为自己带来多少香火愿力的增幅陆离之所以如此关心,是因为“升级”遇到了瓶颈。
如今炼化一团道无需要十六份功德,自己哪怕不寻找“金色传说”,也很难一直赚取到那么多功德保证提升啊。
幸好此前发现炼化香火愿力提昇阳神的强度,也算是一次“升级”。
故而,他把香火愿力当成了以后“升级”的主力,功德则是留著用来斩“金色传说”。
既然香火愿力成为了自己“升级”的主力,陆离肯定变得非常重视。
“希望今天小庙开光仪式后对外开放,能让我多收穫点香火愿力,即便不行,也可以趁著两天想想办法,如何在元旦那天获取到大量香火愿力。”
坐在劳斯莱斯车里的陆离满怀著期待,驾车朝著陆家村行驶去。
陆家村,大运河旁边。
小庙前刚刚立碑完毕,还有戏班子在那唱戏。
今天周六,附近两三个村的村民来了很多人。
“什么时候能烧香啊?”
“神像还没有开光呢,再等一会儿啊。”
“陆神仙来了吗?”
“喏,不是在和金道长、王道长聊著事情吗?”
村民们一边议论著,一边朝庙里面看了过去。
秦总招来的两个道士。
一个忙著招待宾客们,另一个则是登记送礼。
这两个道士一个五十来岁,姓金,另一个三十一二岁,姓王。
虽然陆离属於正一派道士,但是秦总招来的道士却是全真,居住在庙里修行、不嫁娶、吃斋食那种。
秦总亲自过来送上了贺礼。
除了一笔钱之外,他还赠送了许多的香、烛和香。
这些庙里都会用得到,可谓是非常的细心了。
不只是秦总来了,魏汉良、朱大师与程善等人都来了。
当然,少不了傅钦这个“合作伙伴”,还有陆离的亲朋好友,比如父母、爷爷奶奶和沈霞等。
除此之外,並没有太多外人前来。
毕竟知道这个小庙的人不多,怎么可能有太多人来?
大概快上午九点。
王淑芬看了看手錶道:“陆神仙,时间差不多了,该进行开光仪式了。”
陆离嗯了一声,“行,我们去外面接神像。”
他率先朝著外面走去,父母、秦总、傅钦与沈霞等人全都跟出来。
这会儿四周全是村民,熙熙攘攘声音传来。
“明天村里包车送六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去市立医院免费体检,你们去吗?”
“免费体检干嘛不去?”
“就是,这种事肯定不能错过。”
“別吵了,別吵了,陆神仙出来了,应该要进行开光仪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