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日子过的不好,都没啥心思进香了。”
他们买了香烛,带著儿子上香跪拜,孩子懵懂,觉得很有意思。
一圈拜下来,临走时候来到一个小摊前,拿出孙女的生辰八字,让大师给算算办酒的好日子。
大师看了好几眼他们一家三口,算好日子后送了个小木牌给孩子,说是跟孩子有缘,送他玩耍的。
陈茹顺势给全家都求了个平安符。
下山的时候,孩子不断回头看身后的寺庙,很是不舍。
“咱们儿子不会跟佛祖有缘,以后出家吧?”
陈茹看他的样子有点担心,这年头的出家人日子实在太过清贫了,和后世的出家生活简直天上地下。
“不会的,他馋肉馋的很,不可能做和尚,你別胡思乱想。”
什么跟什么?他儿子怎么会喜欢做禿驴。
“那他为何一直看寺庙?”
“好玩罢了,这么小的孩子懂啥?他都没出门过,没见过世面,自然看见什么都好奇。”
是吗?儿子真的不是对寺庙感兴趣。
“以后別带他来了,总感觉老和尚看到我们儿子,呵呵呵笑得很不怀好心。”
“你说啥就是啥。”
人家不过是看他们家孩子可爱罢了,老婆子自打孩子出生,就有点太过紧张。
可能第一次当娘没经验吧,他也一样,出门不自己扛著都不安心。
“放我肩头,背他下山。”
“你走慢点哈。”
后面跟著来的下人觉得在自己跟了个寂寞,老爷腿脚是真好,上山下山背著孩子都不带喘气的。
“你信不信我都能把你背下山不喘气。”
他现在体格说不定比老二还好。
“吹吧就,赶紧走。”
小孙女办酒的日组织者算好了,在秋收结束大概十来天的时候,那会子大家肯定都得空了。
那时候免赋税的通知也下来了,大家心情好,確实是办酒的好日子。
“老头子,我们出都出来了,顺道拐去县城买点东西吧。”
“买啥?”
“小孙女满月不得送点礼物,买个金项圈吧,满月那天戴在衣裳外头,金光闪闪的好看。”
“成,项圈下面最好再掛个长命锁。”
“对,掛上去好看。”
两人来到县城银楼,银楼虽然营业中,却没啥客人,应该说除了他们一个客人都没。
他们一进去,就有好几个人上前迎接,把他们迎到楼上,坐著慢慢挑选。
第一次有种自己是贵宾的感觉。
“这家银楼来好几次了,就这次觉得態度最好。”
“没客人可不就得拼服务。”
知道他们想给婴孩买金项圈和长命锁后,两个小二托著盘子上来了,足足有十来款供他们选择。
这还不够,还拿了好些女人饰品上来,本没打算买首饰的陈茹看见这么布灵布灵的首饰没忍住还是买了三洋。
媳妇闺女还有她自己,一人一个。
首饰铺子的小二笑的奉承,態度极好的把他们送上骡车。
“想不到首饰铺子都这么卷了,看他们態度好的,我都以为自己把铺子搬走了。
“说明他们日子也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