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此战能获全胜,全赖殿下之神机营,威力惊天动地,臣等...汗顏。”杨釗由衷嘆道。
秦夜摆了摆手,並未在意这份恭维,目光锐利地看向负责审讯俘虏的陆炳:“可问出什么了?”
陆炳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份沾著点点暗红血跡的供词,双手呈上。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在这寂静的大堂內激起层层寒意。
“殿下,经连夜突审被俘之海寇小头目,尤其是刀疤身边几个亲信,交叉印证,已得初步口供。”
“据供述,海寇此次能精准掌握我沿海卫所换防间隙、海州城部分防御薄弱之处。”
“乃至安国公回镇后部分兵力调动,皆因东镇军府內部有人通风报信。”
秦夜接过供词,並未立刻翻阅,目光如炬,盯著陆炳:“何人?”
陆炳微微停顿,视线若有似无地扫过站在一旁,脸色尚因大战胜利而带著些许红晕的杨釗。
隨即垂下眼帘,沉声道:“所有线索,均指向,杨国公麾下,掌管海州左三卫水陆侦缉,传递军情的...杨振远。”
“杨振远?”秦夜眉头微蹙,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而站在下首的杨釗,在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变得一片惨白。
他身体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若非及时用手撑住身旁的桌案,几乎要站立不稳。
他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死死盯住陆炳,嘴唇哆嗦著,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大堂內其他东镇军府的將领也是一片譁然,面面相覷,皆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杨振远?
那可是安国公的亲侄子,自幼养在杨府,与杨釗亲子无异,深得杨釗信任。
年纪轻轻便被委以侦缉要职,是杨釗著力培养的军中接班人之一!
他怎么会...
秦夜看著杨釗的反应,心中已然明了。
他缓缓展开那份供词,上面详细记录了海寇如何通过特定渠道获取情报。
以及几次关键信息传递的时间、方式。
虽未直接点名,但所有旁证都清晰地指向了杨振远所负责的职权范围。
更有两名被俘头目指认,曾远远见过与上线接头的军官,其身形样貌与杨振远极为相似。
“安国公”
“此事,你可知情?”秦夜缓缓开口。
杨釗仿佛没有听见秦夜的问话,他双目失神,喃喃自语:“振远...是振远?怎么会是他,这不可能...”
他猛地摇头,像是要甩掉这可怕的念头,目光重新聚焦,带著一丝濒死般的挣扎看向陆炳。
“陆指挥使!口供,口供可能无误?”
“是否海寇攀诬?或是有人故意误导?”
陆炳神色不变,拱手道:“回国公,口供经由分开审讯,细节吻合,且有物证指向杨校尉麾下一名亲兵,已经畏罪自尽。”
“下官亦不愿相信,然...证据链確凿,杨校尉嫌疑最大。”
最后一丝希望破灭。
杨釗踉蹌后退一步,靠在冰凉的墙壁上,胸口剧烈起伏,那双向来沉稳持重的手,此刻却在微微颤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