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宣慰司
“稟陛下,我大古剌军民宣慰使司,亦曰摆古,滨南海,与暹罗为邻。自永乐四年六月置,然数十年来,隨那阿瓦与东吁之乱,天朝恩泽隔绝。今能再睹天顏,皆我族列祖列宗之幸。”
他的话音里,既有久別重逢的敬畏,也有小心翼翼的试探。朱由榔手中茶盏微微颤动,手背青筋起伏一一这句“幸”字,说得实在谦卑,听著却叫人胸口发闷。
李茂芳一直静立於旁,见主上眼神波动,便俯身贴耳低语:“陛下,永乐十二年、宣德八年,
朝廷两次遣使至阿瓦,调解阿瓦与木邦爭端,然卷宗未载大古刺事。其地虽远,乃我天朝旧土。”
朱由榔点了点头,神情莫测。自狩缅以来,他对这片瘴病丛生的南疆心中颇多嫌隙。明廷数十年流亡,辗转天涯,如今这些山地部族归来求认宗庙,心中还是有著感动。
但他知道,这求认宗庙的原因无非是汉人的刀兵再度架到了他们的脖子上。
终归是夷狄禽兽,畏威而不怀德。
他目光在大殿诸臣间缓缓掠过,仿佛要从这些久经波折的面孔中,捕捉一丝属於大明的旧日荣光。可忽地又有些迟疑,觉得自己愧对祖宗社稷一一流亡至此,他竟还得依靠这些边地部族来撑起残破的王朝体面。
於是他没有急於表態,只是挥了挥手,让侍从递上茶水,自已抿了一口,才和声问道:“诸位此番前来,朕心甚慰。今既至此,可有何所求?”
那领首的孟族酋长又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这才扬声道:“自故国沦陷,家族流徙。今愿请陛下恢復大古刺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旧界,许我等仍世袭其职,岁贡不绝,愿为天朝屏藩,世世不叛。”
虽说此话说的恭敬,但那故国沦陷、家族流徙也是朱由榔本人的写照,让他听得难免心生怨“你等今日自称为“旧宣慰”,可曾想过,那些年朕在瓦城之时,几人愿为朕而死?你等归顺,是慕我大明威德,还是权衡利弊、苟图自保?”朱由榔语调平静,字字如刃,既是天子傲骨,
也是被流亡磨礪出的讥消。
堂下的孟族旧贵额头死死贴地,不敢抬头。雨后的空气里传来远处新割稻田的泥土气息,那是南疆大光难得的丰饶,也夹杂著流亡者的苦涩。
“天灾人祸,臣等自知罪。臣—亦曾谋起兵磨地勃,欲反缅以救陛下。只是天意难测,天兵先我等而至,臣等唯有俯首请罪,敢不归命?”
一这是再拙劣不过的託词,朱由榔却只听得冷笑一声,未置可否。他心中早已明白,天下谁不是趋利避害?谁会为大明死得其所?如今还在抗击韃虏的汉人也只余数万,更不要提这些归顺的部族、旧贵、番酋了。
“你等既来归顺,朕自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然天命未归,社稷未復,屏藩之职,岂可儿戏?”朱由榔缓缓起身,衣袂曳地。他走下台阶,每一步都带著沉重。
孟族旧贵被他气势所摄,头低得更深,呼吸急促。
朱由榔看了他一会儿,忽地轻轻伸手,让李茂芳递上一道黄卷。李茂芳自知分寸,不言语,只躬身奉上。朱由榔接过,展开,用拇指按住卷角,像是在用力拽住最后一份仪式和威严。
“如此,朕赐你汉姓『孟”,名『忠』。既为我大明屏藩,当恪守臣节,世代岁贡,若有异志,天诛不赦。”他语音温和,末了却加重语气,每一字像是敲进孟忠的心头,“莫忘了莽氏故事。”
孟忠全身一震,重重叩首,声音因激动与恐惧而发颤:“臣孟忠等誓死效忠天朝,不敢有异心!”
朱由榔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忽然觉得这一刻自己的威严,是虚的,也是实的。虚在这流亡孤岛的尷尬,实在这王气残存的血脉一一哪怕朝不保夕,还是得装得云淡风轻。
孟忠叩谢恩典退下,殿门沉重闔上,空气里只剩下潮湿稻香和一丝被压抑的苦涩。大光行宫中一时间寂静无声,连堂下侍立的太监都不敢出气。
“宣內阁一一这大古剌之地,郡县乎?羈乎?”
“这大古剌、缅甸诸司,皆我大明旧土。今天命未復,中土未安,诸公以为,此地当行郡县,
抑或仍设羈土司?”,朱由榔缓缓道来,语调间不见波澜。
相比於永乐年间的隨心所欲,永历年间的明廷要谨慎许多。
先开口的是任国璽。这位先因弹劾马吉翔而被陈安力荐为户部尚书的御史,在西南奔走的这些日子里已晒得皮肤微黑,言语鏗鏘。
他拱手道:“臣以为,今日虽寄身南洋,然大明纲纪不可废。所谓『车同轨、书同文”,设郡县以安人心、立规矩,庶几天下流民知朝廷未亡、国法犹存。若仅沿袭土司旧制,百姓何以归心?
旧部何以服从?只恐日后天命未归,便先丧朝纲!”
董人麟不等他说完,便阴阳怪气地插话:“任户部果然高见。只是如今南洋诸夷可肯服从?郡县安人心,莫要先乱了人心。粮草若断,咱们能养得起多少县丞知府?”
“如今户部手头宽裕了?莫非任公能凭一纸詔令就把这些南蛮归化了不成?”,华亭侯王维恭嘴角著冷笑,心下却在权衡。
其实他最盼望的是推行郡县一一只有有了朝廷制度,那他在大光新圈的几亩良田,才算是真正落了地,写进国册,谁都抢不走。可任国璽这人不是自己一党之人,若让他占了上风,日后谁还记得今日这些奔波辛苦?於是面上装作漫不经心,实则每一句都暗里顶撞,哪怕明知道理在对方,也断不能轻易让步。
这位礼部尚书素来与马吉翔一派势同水火,昔日又曾与任国璽並肩弹劾奸侯。可此刻,却偏偏站在了昔日盟友的对立面。殿中气氛一时凝重,堂下诸臣暗暗屏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