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甲必丹
“你说咱们如今脚下的这座山,果真是因我大明三宝太监而得名?”,白文选收回远望的目光,侧身问身旁一名面生的汉人。
那汉人算是地头蛇,名叫丁弘,皮肤被南洋的烈日晒得黑,腰间悬著一柄短刀,神色里带著些许小心。
他忙躬身回稟:“回巩昌王,我们这些汉人都管它叫三宝山,本地人也叫它中国山。山上有一口井,叫三宝井,相传是三宝太监郑公所凿。据说郑公曾护送大明公主至此,说要在公主行宫旁开一井,福泽后世。”
“休得胡言!”隨军的太监李敬海一脸怒色,尖声骂道,“我大明何时外嫁过公主?更何况是这南蛮地?信口雌黄!”
听到训斥的丁弘连忙跪地叩头,额头贴著湿漉漉的泥土,“小的知罪,只是当地都这般传说。
而且还有传说说喝了那三宝井的水,便可消灾祛病、得福报。小的也是听来讲与王爷解闷。”
白文选也未深究,只淡淡道:“世间多流言。既有井,便带本王去瞧瞧。”
他心里明白,这等传说往往夹杂著百姓对汉家天朝的嚮往与残破回忆,不必计较真假。
丁弘打头在前,披著薄汗,脚下生风,却不敢快走。山路泥滑,浓荫蔽日,阳光透过叶隙斑驳落在身上。可那三宝井终究还是距离荷兰人的法摩沙堡不远,稳妥起见,白文选还是选择披甲领骑,点了五百精兵隨行,甲叶錚然、刀柄隨身,威风凛凛。
“你可知这马六甲有多少汉人?”,途中,白文选放缓了步伐,侧头看向丁弘。
被提问到的丁弘並不敢看向白文选,只是低著头回道:“回王爷,马六甲约有千余汉人,或为工匠,或为盐商,或专营南洋贸易。”
听到这里的白文选点了点头,心中有些欣喜,他打算从这些汉人中募些兵士,於是接著问到:“那这些汉人与那荷兰红夷关係如何?”
“王爷明鑑。”丁弘拱手,额上已微见冷汗,“荷夷对我辈苛刻,工匠多遭剥削。小人起初为荷夷驱役做苦力,后因懂些文字帐目,才被推举为甲必丹。”
“你这甲必丹是何物?”,若此时陈安在场,只怕要忍俊不禁了。毕竟这“甲必丹”分明就是“队长”的音译,乃荷兰人在南洋专为管束汉人而设的“中国队长”一一换做他平日的性子,定要打趣两句,再给这位“中国队长』发块盾牌。
“那荷人不通汉语,只好让小的替他们管理此地汉人。小人也只是做个中间人,有时还得给荷人磕头,替乡亲討个公道。”
白文选冷哼一声:“甲必丹倒有些意思,继续带路吧。”
而丁弘也不敢再多言,退至一旁,强作镇定继续前行。山道尽头,三宝井的轮廓隱现,而远处井亭下,却有几道模糊的身影悄然闪动一一丁弘的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
隨著树影愈加稀疏,眼尖的白文选便发现围绕井亭似乎有一片防御工事,刚起疑心,那丁弘便嘰里呱啦乱叫著开始向一旁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