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寒气像一层薄纱笼罩著尚未完全甦醒的四九城。
天刚蒙蒙亮,东四大街空旷而安静,只有零星几个赶早班的人影和清扫路面的沙沙声。
林默蹬著那辆永久牌自行车,车轮碾过冰冷的柏油路,发出格外清晰的声响。他呼出的白气在清冽的空气中拉得老长,像一条小小的尾巴追隨著他。
他穿著笔挺的藏青色毛料中山装,外面罩著呢子大衣,领口扣得严严实实。
车把手上掛著的网兜里,是李秀兰天没亮就起来蒸好的、还冒著丝丝热气的豆包和卷。这早点虽不金贵,却是四合院里最朴实的心意。
穿过熟悉的胡同,东四干部大院灰墙环绕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显得格外肃穆。门口换岗的卫兵身姿挺拔,刺刀在微明的天色下闪著冷光。
林默出示证件,卫兵仔细核对后敬了个標准的军礼。他微微頷首,推车走进大院。
院內道路整洁,高大的树木枝丫萧疏,只有几扇窗户透出早起人家的灯光。空气清冷而安静,与几个小时后车来人往的景象截然不同。
林默將自行车停靠在五號楼二单元门前的车棚,锁好。踏上几级台阶,掏出钥匙打开了墨绿色的单元门。
一股温暖的气息混合著淡淡的粥香扑面而来。客厅里灯光明亮,杨雪正繫著围裙,在靠近厨房的方桌旁摆放碗筷。
听到开门声,她原本正专注於手中的事情,猛地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些许惊讶。“小默?”她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这么早?出什么事了吗?”言语间,流露出对儿子的关切之情,显然她並没有预料到儿子会在这个时间点突然过来。
林默站在门口,他的身上还带著些许寒气,与屋內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微笑著回应母亲的询问,语气轻鬆地说:“妈,没事,您別担心。”说著,他迅速换下那双沾满寒气的皮鞋,然后迈步走进温暖的客厅。
走进客厅后,林默將手中的网兜递给母亲,解释道:“这是秀兰婶一早蒸的,还热乎著呢,给您和我爸当早点。”杨雪接过网兜,感受著手上传来的温热,脸上的惊讶瞬间被笑容所取代,“哎哟,秀兰真是太有心了……”她满心欢喜地说道。
“快进来,外面冷吧?”杨雪赶忙招呼儿子,“正好,我刚熬好小米粥,一起吃点?”然而,林默婉言谢绝了母亲的好意,“不了妈,我在家吃过了。”他边说边脱下厚重的大衣,顺手掛在衣架上,然后走到暖气旁,伸出双手烤了烤,让那丝丝寒意渐渐散去。
烤了一会儿手后,林默转头看向母亲,问道:“爸起来了吗?”
话音刚落,书房的门开了。林振华走了出来。他同样穿著熨帖的深灰色中山装,风纪扣系得一丝不苟,头髮梳理得整整齐齐,显然已经起床有一会儿了。
他手里拿著一份摺叠起来的《参考消息》,看到林默,沉稳的脸上掠过一丝询问:“小默?这么早过来,局里有急事?“他的声音带著清晨特有的清晰和一种惯常的警觉。
“爸。“林默叫了一声,语气带著清晨的清爽,“昨晚我们破获了一起敌特案件,想跟您匯报一下情况。“
林振华眼神一凝,立刻放下报纸:“去书房说。“
父子二人进入书房,林振华轻轻关上门。书房里,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著文件、钢笔和一副老镜,墙上掛著华夏地图和世界地图。林默站在桌前,简明扼要地匯报了昨晚的行动。
“...三名特务全部落网,其中一人企图破坏轧钢厂新安装的天车设备。从他们身上搜出的图纸来看,这伙人对厂区布局非常熟悉,应该是內部有人接应。“
林振华眉头紧锁:“审讯结果如何?“
“初步审讯,三人拒不交代上线。不过从其中一人身上搜出的烟盒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地址。“林默从內兜掏出一张纸条,“已经安排人手监视了。“
林振华接过纸条看了看,点点头:“做得对。这种案子要放长线钓大鱼,不要打草惊蛇。“他抬头看著儿子,眼中闪过一丝讚许,“你们这次反应很快。“
“是多亏了何雨柱及时发现异常。“林默实事求是地说,“他虽然是保卫科副科长,但警觉性很高。“
“柱子啊。“林振华回忆了一下,“这小子不错,很实在。“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杨雪的声音传来:“粥要凉了,先出来吃早饭吧。“
父子二人结束谈话后,缓缓地回到了餐厅。此时,杨雪已经贴心地为他们盛好了三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整齐地摆放在餐桌上,散发著诱人的香气。
林默原本表示自己已经吃过了,但当他看到母亲那充满期待的目光时,心中不禁一软,还是默默地坐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