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和豆爱国大步流星地走出治安科办公室,身后是已然被点燃、如同战爭机器般开动起来的整个科室。
他们没有片刻停顿,直接走向分局后院的车棚。豆爱国利落地推出那辆挎斗三轮摩托车,林默则从枪械员那里领取了两把压满子弹的五四式手枪和备用弹夹。
两人迅速检查武器后,豆爱国蹬车启动,林默跨入挎斗,摩托车发出一阵轰鸣,衝出分局大门,融入了1954年秋日四九城清晨的街景。
他们的第一站,直奔前门火车站。这里歷来是四九城鱼龙混杂、人员流动最频繁的区域,也是流窜人员最容易藏匿和活动的温床。
摩托车尚未停稳,眼前已是人声鼎沸。扛著行李的旅客、吆喝的小贩、蹬三轮的板儿爷、穿著各色工装匆匆走过的工人。
以及一些眼神游移、无所事事的身影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复杂而喧囂的市井图。
林默和豆爱国没有急於进入车站內部,而是將车停在稍远处一个能观察全局的角落。
豆爱国拿出一个小本子,假装记录著什么,目光却如同雷达般扫视著广场上的人群。
林默则靠在挎斗边,帽檐压得稍低,锐利的眼神如同鹰隼,捕捉著每一个可疑的细节。
那些刻意避开警察视线的、那些交头接耳神色慌张的、那些衣著与季节不符可能藏匿武器的……
与此同时,治安科的各路人马也已按照部署,扑向了各自的战场。
东四派出所辖区,各家小旅馆、大车店。
老王带著一组干警,联合派出所片警,开始了逐户清查。
“公安查店!所有人出示证件,待在原地!”声音在狭窄、光线昏暗的走廊里迴荡。
他们核对住宿登记簿,逐一敲门查验身份。在一家名为兴隆的大车店通铺里,一个自称来自保定的货郎在回答盘问时支支吾吾,眼神闪烁,被经验丰富的老王一眼识破。
进一步搜查其隨身包袱,不仅发现了与登记信息不符的其他身份证明,还翻出了几件来路不明的女性首饰和一把磨尖的改锥。此人当即被銬上带走。
北新桥建筑工地。
老李带队,突然出现在几个正在施工的工地。工头被叫来配合,所有务工人员被要求暂停作业,集中接受查验。
“都排好队!拿出你们的户口本、介绍信或者工会证明!”干警们大声维持著秩序。
人群中,两个原本在搬砖的汉子下意识地往后缩,试图溜边。这一细微动作没能逃过老李的眼睛。
一声令下,几名干警迅速合围。这两人身上搜不出任何有效证件,口音也与自称的籍贯不符,问及在四九城联繫人闪烁其词。立即被列为重大嫌疑对象,押回分局审查。
隱秘的角落。
便衣组的小张等人,早已化装成三轮车夫、收破烂的、或是閒逛的市民,散布於各个重点胡同、公园和废弃院落周边。
夜幕降临后,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溜进了一处待拆迁的破败院落,似乎想在断壁残垣间寻找棲身之所。
他刚找了个角落坐下,喘了口气,几道黑影便无声地包抄过来,冰冷的枪口抵住了他的后腰:“不许动!公安局的!”
此人正是昨晚侥倖逃脱的那名匪徒的同伙之一,正在惶惶不可终日地寻找新的藏身点,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发现。
整个东四区,仿佛被一张无形却无比细密的大网笼罩。治安股的行动高效而迅猛,压力层层传导,让那些隱藏在阴影里的魑魅魍魎无所遁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