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能在水上走不是船是什么?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看著面前的老工程师,赵麟疑惑的问:“过去的技术不应该更简单吗?为什么反而不容易製作了呢?”
徐有田摇头:“工业生產的事不是按照时间前后和难以程度区分的,需要考虑的是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相关產业链的相互配合。”
“过去的技术难度虽然不高,但是因为相关產业链的升级,肯定会造成配套设施的缺失,因此生產难度反而比当前的技术更大。”
这次赵麟听懂了。
他瞭然的点了点头,然后问:“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徐有田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学生。
这时,赵麟准备的资料在那几个年轻工程师之间传递了一遍。
几人討论了一下,然后给出了赵麟一个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
“可以做旧。”
一个三十出头,戴著无边框黑色眼镜,髮际线很高的年轻工程师首先发言。
年轻工程师名叫陈亮,是徐有田带的博土,毕业后继续跟著徐有田一起加入了107所做项目。
陈亮问赵麟道:“赵先生,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您只是想要製造一艘外型跟图片上一样的游轮,並没有要求具体的材质和结构对吧?”
赵麟点头:“不错,我就是这个想法。”
陈亮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徐有田:“徐工,我的建议是按照图纸设计一个游轮模型。”
模型?
赵麟愣了一下,皱眉道:“可是我要的是能出海,而且能移动的游轮啊。”
听到这话,陈亮胸有成竹道:“您放心,肯定是能移动的。”
赵麟顿时来了兴趣:“具体说说?
陈亮问:“赵先生,您以前见过航模吗?”
赵麟点头:“见过。”
说完,他反应了过来,恍然道:“你说的游轮模型是航模那种?”
赵麟摇了摇头::“通过调整摄影角度,確实也能用航模出片,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效果。我就是不愿意凑合,这才找到了你们107所,要不然我直接用特掉了,连做航模的钱都省了。”
听到赵麟这话,几个年轻工程师全都笑了。
陈亮道:“赵导,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並不是说按照航模的玩法做航模了,而是按照你的图片要求,做一个等比例的游轮模型!”
赵麟听完,若有所思道:“你们的意思是没必要做一艘真的游轮出来,而是按照做模型的办法搞一个模型?”
说完,他忍不住咂舌道:“这样搞保险吗?虽然船舱內的场景可以换场景拍摄,但是船只在出海以及后面的航海画面都是要有真人演员在上面的,安全性能有保证吗?”
听到这话,陈亮拍著胸口保证道:“这一点您儘管可以放心,安全性绝对有保证。”
这时,徐有田在旁边道:“赵先生,我可以证明,小陈他们说的是真的。事实上,市面上那些游轮在正式投產之前,也都会製作一个相似的模型进行相关数据的论证和实验。那些模型除了最后的总装以及配套的装潢,其实跟正式游轮没有任何区別。”
陈亮在一旁突然补充道:“我们107所的船舶实验室里就有一艘在论证阶段的游轮模型,赵先生您可以去现场看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