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导演系课程小感想  华娱98,随心所欲大导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近两周的课上下来。

林也倒是稍微有些理解,为什么后来很多人都说导演系再难出大导演了。

还一个劲的说什么北电正统在摄影系。

这个说法到底站不站得住脚,有没有准確的、多维度的数据事实支持咱先不提。

但確实有那么点道理。

没別的原因,就是导演系的课程真的太杂了。

从视听语言训练、剪辑,再到剧本创作、表演指导、敘事节奏、团队协作等等。

除了天才中的天才,人的精力必定有限。

学的杂,意味著就无法深入沉淀。

再加上导演很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也並不是光靠上课就可以搞定的。

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可以转为实际作品。

这就形成一个怪圈。

想要积累,就需要大量的执导经验。

但一个新兵蛋子,谁会放心把执导话筒给你?

有后台也得熬几年。

唯一能够一毕业就有执导机会的,也就一个田庄庄了。

这就像很多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一样。

如果自家没公司继承。

那你毕业找工作,根本没法和那些学编程、生物技术等专精技术好找工作。

这和剧组是一个道理。

同时,一个剧组虽然可以有不少副导演、执行导演,但这些掛著导演头衔的有几个能干导演的活。

摄影就不一样了,哪怕是摄影助理,你起码接触的都是自己专业的活儿。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双方一开始,积累经验的难易度就有了差异化。

没有机会,经验自然无法积累。

毕竟这年头可没几个导演会找八个副导演,然后真给你干导演的活。

这时间一长。

要么老老实实从副导演、执行导演这么慢慢熬下去,等待出头之日。

要么认命转行,当摄影、干剪辑。

或者直接就心灰意冷离开影视圈。

而摄影不一样。

一是找活简单。

二是摄影往往很多时候都要和导演、演员、灯光等多个部门打交道,时间长了,也对拍摄的各个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样等资歷上来,再来点运气,那很容易就转型成为导演。

再加上摄影出身的人,他们更注重视听语言的表达,对构图、光影、色彩、镜头调度比较看重。

这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到观眾的视觉感官,很容易给观眾一种,这片质感真不错的印象。

所以往往他们不怎么对剧本有太多的修改意见,或者说,尊重编剧。

这要是碰到几个好剧本,按照编剧的思想照著拍下去。

那就起飞。

比如早期的张一谋。

但科班出身的导演就不一样了。

毕竟上课学的就是全局把控,也更注重敘事结构。

想法多,喜欢对剧本指手画脚。

但不是谁都是黑泽明、库布里克这些人,改剧本可以在保留原有的核心后,还能进一步升华。

大多数是改完了,开拍。

誒?

剧情咋崩了?

那就寄,然后被群嘲。

比如《霸王別姬》后的凯子哥。

至於什么所谓非科班比科班毕业更容易成大导的。

那是另外一个概念。

电影怎么说,也是和艺术掛鉤的行业,还是吃天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