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我一会儿过来。”
半个小时开车来到电池厂的李知远刚进厂房,就看到了围在一起商量著的工程师们。
在看到李知远来了后,带头的师傅走过来,皱著眉头说道:
“李老板,按理来说,这些设备我们都调试好了,精度也调到了最优,可刚才试生產后,良品率仅仅只有30%!”
李知远算是听出来了,这位师傅只是没有把话说得太直白。
言下之意就是设备没有问题,他们调试的也没有问题,那有问题的自然就是你们的工艺问题。
“嗯,这位师傅,你的工具箱可以借我用一下吗?”
“另外把流水线开起来,我看看问题出在了哪儿。”
此话一出,工程师们一个个用著异样的眼神打量著李知远,很显然,他们都认为李知远有些自作聪明了。
他们这些专业的人员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你一个外行人能解决?
心里想归心里想,带队的工程师还是默不作声地將他的工具箱递给了李知远。
谁让李知远是老板呢?
这年头,没必要和钱过不去。
大不了就是多费些时间,重新调试一遍就是了,反正他们这些人都是按时计费的。
这钱拿著不寒磣。
隨著整条流水线启动,从物料投放区开始,李知远仔细观察著设备的运转情况。
整条流水线从头到尾,每到一个设备前,李知远都会停下观察,然后拿著工具对设备进行调试。
一开始,背对著李知远的工程师中,还有人不屑一顾。
可隨著时间的推移,每个工程师的脸上都开始惊疑起来了。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从李知远使用工具那熟练程度上,他们就知道李知远这位大老板没有装杯,他是真的会啊!
这还不是让大家感到惊疑的,最让大家惊疑的是,明明就是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敲敲打打,经过每个设备的良品率竟然提升了!
这意味著,只要老板將整条流水线上的所有设备全部重新调试一遍,隨著每个设备的良品率提高,最终的良品率將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足足费了將近两个小时,整条流水线重新调试了一遍的李知远看著一块块用来测试的固態电池没有问题后,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统计一下现在的良品率。”
这个时候,工程师们终於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老板,您可以和我们说说您是怎么做到的吗?”
“您调试的那些参数,按理来说並不是机器最合適的参数才对啊,是不是有什么技巧。”
哪有什么技巧,纯粹就是熟练尔。
系统灌输到他脑海中的技术资料,就像是他亲自参与过的,包括这些调试工作。
他完全就是凭感觉来的。
ps:求推荐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