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基础设施护城河&竟该死的温柔!
“对了。”刚走出会议室,洛川突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身旁的王建教授“我打算在京津冀和珠三角,再各建一座超大型数据中心,跟魔都数据中心一块,组成覆盖国內核心经济区的算力网络。”
“等极光云稳定下来,您抽空去转一圈选选址吧。”
王建教授不由一,“会不会太著急了点?”
他知道洛川最近正忙著总部园区的事儿,且各部门的研发投入日渐攀升。
如果再加上两座超大型数据中心,即便公司的现金流十分充裕,也够呛能扛得住。
“害~没事儿~”洛川大喇喇的摆摆手。
“先把地拿下来,然后分期建设,一期工程能满足周边客户的低延迟、高算力需求就好,把周期拉长点,没什么压力~”
之所以如此,不只是因为,现在的土地和建设成本较低,可规避次贷危机爆发后,土地价格升及城市规划的限制。
更多还是为了更好的满足,部分高端客户的高要求。
比如金融、医疗等行业的客户,出於数据的敏感性,以及业务流程的独特性,通常都会要求构建专有云。
这就需要他们为其独立出,部分物理伺服器集群,实现数据的物理隔离,消除不同客户数据之间的潜在泄露风险。
同时,金融行业的高频交易、风险评估,医疗行业的影像处理、基因分析等业务,都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且对延迟极为敏感。
在用户周边的数据中心,部署专有云,能显著缩短数据传输距离,將延迟控制在极低水平。
而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网际网路企业、金融机构和科技园区。
往长远了看,以三地的超大型数据中心为核心枢纽,后续再在西部地区,建设两座低成本绿色数据中心,並与三大运营商合作,租赁其边缘节点机房,快速覆盖三四线城市,
形成“热数据-温数据-冷数据”的分层架构。
一旦完成布局,他们將建立起自己的“基础设施护城河”!
也將为以后的生態竞爭,贏得定价权、规则制定权和长期盈利能力!
总之,一句话。
迟早都要建,越早拿地,赚得也就越多至於钱的事儿,那都不叫事儿先不说公司极速上涨的营收,实在不行,不是还可以继续融资嘛现在抢著给他们送钱的狗大户多得是溜溜达达下楼,来到游戏部,洛川意外看到了三个熟悉的猥琐面孔,正趴在电脑跟前,里啪啦的敲著键盘。
“不是哥们儿,你们仁搁这儿干哈呢?
正聚精会神敲代码蔡昊宇,感觉有人拍了拍自己肩膀,不由回过头,见是洛川,赠的一下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老板好!”
他的动静,也吸引了另外两人的视线,而后也赠赠弹了起来。
三人正是未来的米哈游三巨头。
自上线“极客工坊”版块以来,三人便频频完成工坊中发布的任务,了不少羊毛。
甚至还完成了一次高级別任务,拿到了10万元创业基金奖励。
也因此,三人的名单资料,很快便衝上了“极光人才库”前列,映入洛川视野。
不过时机还未成熟,他也没多做什么,只是保持关注。
但谁承想,三人在拿到创业基金,受邀参观极光科技,並接受了几次创业指导之后,
便三天两头往公司跑。
或是请教,或是蹭网,偶尔还会参与个小项目,
极光科技常年对復旦、交大、同济等魔都学子,开放参观、实习、兼职通道。
洛川偶然发现之后,心头有些惊喜,主动接触了几次,倒也慢慢熟悉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