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辑上千万的播放量,几千万上亿的阅读量。
这么恐怖的关注度和营销效率,不比线下一个个场子跑宣传、跑路演带劲多了??
那帮收钱入驻极光微博的明星也懵了。
他们辛辛苦苦拍电影电视剧、跑综艺、跑商演,偶尔还得麦麦皮鼓,费劲吧啦的维持人气。
结果几个素人演员,拍部网剧,再动动手指,发发微博,就能每天几万十几万的涨粉??
你这么刁怎么不早说呢!!
与此同时,视频行业的人,同样异常关注这部剧。
此前,他们倒是听说过,极光有拍自製剧的想法,但也没怎么在意,甚至还有不少人等著看笑话。
以当下的行业形势,白天开播,晚上盗版资源就满天飞了。
纯就赔本赚吆喝。
还是大几百上千万的赔。
白扯~
但谁承想,悠米视频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想著要赚钱。
用户甚至连会员都不需要开,就能从头到尾追完这部剧。
这种方式,虽然助长了剧集的热度,但他不赚钱啊!
真就给用户送福利唄??
搞不懂。。
此外,还有一点,在整个视频行业,引发一片热烈的討论。
悠米视频在这部剧中,展示出了多种新型gg模式。
比如,在片头曲结束后,直接植入“美宝莲邀您观看”
还有由剧中人物以情景短剧形式演绎的中插gg,以弹幕形式在视频中滚动的gg,
后置gg等等。
几家头部视频平台,看得俩眼珠子通红。
现阶段,除了悠米视频之外,其他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视频前贴片gg。
30秒时长起步,无法跳过的那种。
不是他们不想学悠米视频的信息流gg,而是想学也学不了。
没那技术。。
大数据分析、內容推荐算法、实时竞价与投放、gg监测与归因。。
这哪儿是他们这些视频平台该研究的技术啊。。
但悠米视频此次展示出的几种gg模式就不一样了,没有丝毫技术难度,可轻鬆复製。
唯一的前置条件,就是拥有版权。
因为这几种gg,全都是直接植入到视频內容之中,或是与剧情深度融合。
他们之所以可以通过“避风港”策略,绕开盗版问题,是因为,视频为“用户自发上传”,跟他们没有关係。
但要是想在视频內容中打gg,那可就完全是另一码事儿了。
一旦涉及gg植入,平台的角色,就从单纯的內容承载者,转换为商业利益的参与者,想甩锅都甩不开。
想到这儿,视频行业內,少数嗅觉敏锐的人咂摸出了一点味儿。
所以说,视频行业的盈利前景,必须依赖版权正规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