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神秘而又强大的开发者&阿香&阿宾杂食科技有限公司
京城。
小米总部。
雷布斯正体验著一款,刚刚发现的宝藏应用一一微信,心头满是惊喜。
他在逛miui社区的时候,发现有不少用户,都在討论这款应用,且强烈安利。
其中一个词,引起了他的注意,“免费简讯替代品”。
而在亲身体验过后,他的心头的惊讶更甚,甚至可以说是震惊。
这款应用,乾净的近乎“简陋”。
只有“聊天”、“通讯录”、“我”,这三个核心模块。
安装包也仅有860kb,大小甚至都比不上一张普通照片,但其却支持文字信息、图片传输功能。
这种“极简设计”,適配90%以上的低端设备。
101看书.com全手打无错站
毫无疑问,这是一款移动端原生im应用。
更让雷布斯眼睛一亮的是,微信可实现全平台覆盖,支持安卓、塞班、黑莓、i0s等设备间的消息互通。
且完全免费!
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对用户必然有著极强的吸引力。
同时,这款应用,除了可通过邮箱邀请,获取用户之外,还有一项创新型功能,“通讯录同步”:
这可以快速帮助用户,建立起熟人社交链,
提升用户粘性、稳固熟人社交生態的同时,也达到了病毒式传播的效果。
而在打开抓包工具测试过后,他惊讶的发现,微信每条信息的传输流量,仅为128位元组!
发送100条文字信息,所消耗的流量也不过才12kb!
仅为同期的移动qq的1/3!
且2g网络线下,文字信息延迟<1秒!
qq需要3秒。
这说明,微信的开发者,並没有採用主流的http/xml格式,大概率是採用了某种自研qlp二进位协议,减少了余字节。
大幅降低了流量消耗的同时,成倍提升了传输速度!
在图片传输方面,两者的差异更加显著。
微信採用了某种“自適应分块压缩技术”,在2g网络下,自动將图片分割为1kb小块,优先传输轮廓数据,再渐进加载细节。
实现“3秒看轮廓,10秒看全貌”的体验。
且仅消耗了58kb流量!
而qq却需要费三倍的流量和时间!
这意味著,在信號较弱的地铁或郊区,微信图片传输成功率,至少在90%以上,而qq因超时失败率超50%。
此外,通过其流量曲线可见,微信的心跳包间隔,仅为5分钟,比qq的30秒少了六倍!
心跳包,可简单理解为,应用每间隔一定时间,便消耗一定流量,向手机“报一次平安”,相当於手机不断从休眠状態唤醒。
这代表著,待机时间內,微信更省电,且极度省流量!
对於现阶段,5元30mb流量的用户来说,这简直是救命稻草!
同时,更长的心跳包间隔,可大幅减轻伺服器的压力。
假设100万用户听同时在线,qq每秒需要处理约5.5万次心跳请求。
而微信每秒仅需处理3300次,伺服器压力降低17倍,成本大幅下降!
这种降维打击的背后,是微信开发者,对“极简”和“效率”的极致追求。
即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最核心的体验,
但。。这是怎么实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