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教授更是满目不可置信,自己带著团队累死累活钻研了二年,顶多再过半年,就能將这一难点攻克。
结果你告诉他,一个才入学的学生,已经將《回桩功》残缺部分填补完成。
是个人都难以接受。
但不管他接不接受,陈吾那边已经开始了。
在场內智慧机器人的监督,陈吾开始演示七十二路空明拳。
拳势若虚若实,变化莫测,以柔克刚,运气发劲间,刺激体內真元流动。
约二十分钟后,一趟拳打完,虽然没有修炼《回桩功》,他因气血流淌,而感到暖和和的。
而此时,一眾武道研究学院的教授,满目茫然地看著场地中央的陈吾。
在座的各位教授无一不是武道理论大师,简单看了一下,就能看出里面的门道。
拳法是没问题,即使没有《回桩功》的行气运气法诀对照,单拎出来也是一门非常不错的武技,只是创功者未免也太年轻了吧。
如果说创出《空明拳》的,一名五六十岁的研修精通道家理论的武者,他们还信,可偏偏是一名尚未成年的年轻人。
武道没有捷径,推演武学更是如此。每门武学的运气法门皆有所不同,需要一点点试验探究,抽丝剥茧,小心求证地冒险,
若是修炼不当,隨时可能岔气走火入魔。
正常想要推演创造武学,非要具有丰富的武学知识,高深的境界修为以及超强的天赋毅力,三者缺一不可,都需要时间积累。
然而,这些前提条件fangled到陈吾身上,都不適用。
他內功修为不过八品,虽然年轻人中属於是凤毛麟角,但在推演补全武道秘籍前,总是让人感觉太年轻了。
王昌军看出眾人困惑,开口说道:“既然陈吾这边已经结束,智慧机器人那边也已记录下来,再等几分钟,评估结果就出来。有什么问题,等结果出来再说。”
“嗯。”
眾人也明白,自己在这里瞎想都是虚的,最终还是要看结果。
推演不会骗人的,成就成,不成就是不成。
在经过几分钟运算后,智慧机器人在显示屏上给出了结果。
“契合度:100%”
此结果一出,立即在教授中引起轩然大波。
“100%的契合度,怎么可能这么高?!”
“迄今为止,修补秘籍工作取得最高的,也不过是95%~98%,可从未有过如此完美的。”
………
更有甚者,如胡教授更是情绪激动地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校长,我怀疑陈吾曾经得到过《回桩功》缺失的残篇。”
王军昌挥手示意眾人安静,笑眯眯地说道:“陈吾,你对诸位教授的疑问,有什么要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