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齐地平定 (二合一)
玩笑结束后,刘邦说道:“行了,你这个徒弟,我就勉强收下吧。”
朱棣当即向刘邦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敬了一杯茶。
饮下茶后,名分已定,刘邦分析道:“《明神武典》,结合你本身所具有的先天日月双王名命格,未来在武道的成就,必然会超过你的父亲。单就威力而论,武典却是不失为一门绝学,若你修炼至深处,当能身当世一流高手之列。”
朱棣担忧道:“但父亲已然练成明神武典的最高境界,仍不是宋帝为的对手。哪怕我未来的成就能超过父亲,只怕与之对上,仍是力有未逮。”
刘邦伸手揉了揉徒弟的脑袋,笑道:“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话,面对天子武学,仅凭明神武典,终究是有所不足。即使教你了《浑天宝鑑》等一眾天子武学,无论怎么练,都不会是有太极玄棺的赵为对手。所以,想要打败他,不仅要另闢蹊径,还要结合你自身命格。”
“《浑天宝鑑》等一眾天子武学?看来,高皇帝所会不止一种···难道·::”
朱元璋敏锐察觉刘邦话中之意。
朱棣问道:“请问师父。该如何另闢蹊径?又该如何结合自身命格?”
“《明神武典》的起源,来源於明教的信仰,也就是阴阳双王。”
刘邦开始为朱棣讲解道:“也是源於这种信仰,造就了出了歷代明教教主的极为特殊的力量命格,『日月双王”。不管其力量究竟是天生异稟,抑或后天因机遇造就。千百年来,这两股神秘的力量,根源如一,但相同的力量,由不同的人使出,其强弱发挥却因人而异。隨著年龄增长,修为精进,每代教主对自身力量、明教功夫得出极致体会,开创出一已独门武学,被教眾统称为一一《明神武典》。此武威歷任教主根据自身经歷所创见,內力外功代代不同。”
“但与朮赤的黄祸一战,师父您明明没有日月双王的命格,却在翻阅《明神武典》之后,极短的时间內就练成了最高境界一一日月明王。”
朱棣脑海回想起刘邦与朮赤一战的场景,不由產生疑惑。
对此,刘邦笑道:“阴阳之道,为世间万物基础大道。世人皆具阴阳之力,不过是力量多寡的问题。只要掌握其中的关窍,再结合自身之道,想要创出属於自身的武典,並不是难事。”
朱元璋提醒道:“昔日世尊之子通过偷学月宗武学,练成偽武典。虽因东施效,强行融合日月双宗武学而反噬自身,但威力也是不凡。沛公武学修为极高,练成《明神武典》自是水到渠成。
但若换了人,世尊之子的下场都已经算是好的。”
为达到《明神武典》的最高境界,他曾翻阅日月双宗內的相关典籍,对此早有研究。
刘邦摆手笑道:“哈~吴国公,你何必在这里吹捧我呢?能够练成《明神武典》除了《浑天宝鑑》的因素外,还因为我练成了另一门蕴含阴阳之道的武功。”
“所以,我会將教这套武学交给你,此功法合阴阳变化之道,又与你先天日月双的命格相符,
当能为为你与赵为之战,取得一二胜机。”
见师父如此自信,朱棣好奇道:“那师父,敢问此功何名?”
刘邦笑道:“此功名曰《浑天神掌》。”
“!!”
三日宴饮过后,又了几天时间教授指点朱棣武学。
待诸事完毕,刘邦向眾人告辞,驾驶至尊龙宫,与钟离味、季布走来时的鄱阳湖口。
看著刘邦三人远去,朱元璋心中只觉无边惆帐,不自觉地吟唱起《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內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旁的刘伯温问道:“重八,高皇帝已走远。你若是当著面唱此歌,必然能让他欣喜万分“””
朱元璋不无感慨道:“如今,我才明白当年高皇帝吟此歌之时,是何等的心境。”
元廷覆灭在即,自己將成为天下主宰,汉、蒙等生活在神州的各民族百姓,都將成为自己的子民。
自己能否將这份功业传於后世,不重蹈秦隋二世而亡的覆辙?自己的子孙又能否撑得起这份基业,对抗赵为?
刘伯温宽慰道:“重八,未来之事,无人能够確定。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我们这一代要做的事情。
因为刘邦的出现,朱元璋一方提前打贏了鄱阳湖之战,他自不需要与万象真藏融合。
虽不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也不会在老年患有类似老年痴呆之症而浑浑噩噩,可以陪朱元璋走到最后。
有挚友的鼓励,朱元璋重拾信心,“神棍,你说的不错。但行已事,莫问前程。”
刘邦驾驭至尊龙宫,与钟离昧、季布二人行至湖口,再逢大雾漫天。
“汉王:::”
“出了此雾,意味著我们即將回归自己所处的时代。”
刘邦对此早已熟悉,笑道。
“是。”
虽只是短短数日,钟离昧、季布二人仍是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若非脚下踏著至尊龙宫,他们只怕会以为之前所经歷的一切,不过是大梦一场。
“汉王··嗯!“
就在方才,刘邦已然恢復问天敌的容貌装扮。
钟离昧、季布二人心领神会,向天起誓,此生绝不会所见之事道出,哪怕是至亲之人,也不会泄漏半字。
如有违逆,死无葬身之地。
在司马懿向洛水发誓,一屁崩死曹爽之前,誓言还是具有非常大的约束力。
发出此誓,倒也不用担心圣魔双体之事曝光。
隨后,三人撑著龙宫返回九江,
当这艘巨舰出现在九江上空的那一刻,给城內的汉军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