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口,伴隨著一声声悽厉的喊叫,方才一直跪在城门口不肯离去的学子全部人头落地。
而一旁王承恩的脸上却是一脸担忧:
“陛下,就这么將这些读书人杀了是不是不太妥当?”
王承恩身为秉笔太监,也算是读过不少书,清楚的知道杀读书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紧接著,郑子昂也是一脸忧虑:
“陛下,现在朝廷百废待兴,也正是选贤举能的用人之际,今日杀了这么多儒生,只怕不利於陛下的圣明,要不要让锦衣卫封锁消息?”
对於郑子昂所说的封锁消息,朱由检十分清楚,无非就是让锦衣卫解决掉所有目击者,並暗中把控舆论。
朱由检摆了摆手:
“古往今来,秀才哭庙的事情还少吗?大明能到今日,这些读书人功不可没。”
“天下百废他们不来为朝廷分忧排难,反倒是受人指使去先圣庙前痛哭流涕,借哭庙之名行骂君之实!”
“这些养尊处优的文白之辈,不能与民同甘,不与朝廷共苦,杀了,只会以正视听!”
说著,朱由检擦乾了手上的长剑。
“待日后锦衣卫逐步恢復,要加强对於读书人的监察,等回京之后,你拿著朕的旨意,直接去山东曲阜推了他的孔家庙!”
听到这里,不光是王承恩和郑子昂,就连在场的一眾禁军和锦衣卫都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而朱由检在看到周围眾人的神情之后,也是十分理解,毕竟在深受儒家治世思想荼毒的封建社会,將推孔庙批圣人的话说出口,的確会引来旁人的费解。
但是朱由检知道,要想革除大明朝现有的弊病,就得將儒家这个宣传机器一举收归朝廷。
而不是仍有读书人们在朝廷之外设立一个文化朝廷,单独去祭拜。
想到这里,朱由检灭孔的心思更加坚定,继而转身看向在场眾人。
“就在前几日,朕收到密信,曲阜孔家,竟然暗中勾结关外满清,早早就修好了降表,等著清军入关,卖我国祚!”
此话一出,不光是在场的锦衣卫和禁军兵卒们震惊,就连被押在一旁的一眾大同府的官员也都一脸的诧异。
密信一事其实是朱由检虚构的,但是无论怎么说,明朝灭亡后,衍圣公降清这事是洗不白的。
“孔家衍圣公,世受皇恩,竟然还敢暗中私通辽藩,简直丟尽了孔圣人的脸面!”
孔圣人的后人竟然做出这样齷齪的事情,在现场眾人听来,即便是这几个大同府的官员,也都觉得不耻起来!
钱知心在听到这话后,再看向被斩落在地的孔侑人头,一时间便觉得解气万分。
朱由检隨后看向在场的一眾锦衣卫和禁军,还有城门外的万眾大军。
“太祖开国之时,我大明朝並不是靠著文人才建起来的,而是靠著一个个手无寸铁的庶民建起来的!而成祖皇帝靖难之时更是靠著马上马下安天下!”
“而这些文官呢,不是投降就是卖国,吃喝嫖赌贪墨朝廷银两,一个个都够杀千回头了!”
“故而依朕看,文白无能,唯有诸位將士能堪重用!”
朱由检这么说的目的也十分简单,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而今的大明说白了就是二次创业的阶段。
这个时候想要重新夺回天下,重新掌控两京一十三省,就需要重用这些武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