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0章 楚云飞的鸩酒战略!陆军新武器,从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林蔚看着电报上那段措辞强硬却又留有余地的话,由衷地赞叹道:“如果英国人同意的话,我们既能拿到实利,又守住了国本,只是不知道英国人会不会同意。”

楚云飞却缓缓地摇了摇头,将那份电报稿,推到了一旁:“这份电报,只是一个开始,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他的声音,在温暖的室内显得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沉重的忧虑:“林参谋长,这次边境冲突,英国人的援助,看似是我们占了天大的便宜。

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会对区区五千万英镑,和一点石油提炼技术,如此看重?”

林蔚一愣,下意识地答道:“自然是因为我们缺。”

缺钱的事情自不用说。

如果不依赖外国援助的话,国民政府的经济早就崩溃到不能再崩溃。

而法币之所以在缓慢贬值而不是直接崩溃的本质原因就是因为华北地区施行了粮食本位制以及美、英等国家的大力援助。

“是啊,我们缺。”

楚云飞站起身,重新走到了那副巨大的地图前,但这一次,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任何战线上,而是扫过了整个中国的内陆腹地:“我们的底子太弱。”

“我们的工业,完全落后于世界列强。我们的农业,亦不发达,至今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

这样的国家,就算打赢了这场战争,又能如何?

不过是从一个泥潭,爬进另一个泥潭罢了。”

楚云飞用手指,在地图上甘肃玉门油田位置,重重地点了一下:“就拿这次我们向英国人索要的顶级石油加工技术而言。

和美国人的技术相比,无非就是利用率上的差距。

但我们的石油提炼工业只能够在这样的屈辱之中起步。

我们没有其他的办法。

现如今我们整个国家,目前能指望的,只有玉门油田。根据美国人预估年产量,可以达到六百万加仑。

可实际上呢?”

林蔚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道:“我印象中玉门油田的产量并不算高,无法供应国内战争所需。”

“没错,因为落后的开采技术和极端受限的运输条件。

我们去年的实际产量,只有区区四百万加仑!

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损耗在了漫长而崎岖的运输线上。”

“四百万加仑!”

楚云飞的语气,加重了几分:“这些油看似不少,勉强能维持我们现有数千辆卡车和装甲车辆的日常运转。

但是,林参谋长,这是在现如今的对峙时期!

一旦我们发起大规模的战略反攻,一旦我们的军队要开始大规模机械化机动。

这点产量,连支撑一场大战役都捉襟见肘,更遑论建立起任何有效的战略储备!”

楚云飞顿了顿:“为了适应接下来的战争形式,以及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军队建设转型,石油产量的提高,势在必行!”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手指划过地图,移向了东北方向:“抚顺地区的页岩油,倒是产油大户。

可现在,它在日本人的手上,和我们没有半点关系。”

“想要提高我们自己的产量,想要让甘肃的油,能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运到工厂,就代表着,我们需要更多的卡-车,需要更多的铁路机车,需要更完善的运输网络!”

“否则。”

他的声音变得冰冷,“我们就只能永远依赖进口!将我们宝贵的、用将士生命换来的外汇和运力,浪费在这些本可以由我们自己解决的困难身上!”

林蔚静静地听着,楚云飞的这番话,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范畴,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他完全赞同楚云飞的远见,但内心深处,却也升起了一丝隐忧。

“总顾问。”

林蔚迟疑了片刻,还是开口说道,“您说得都对。可是,无论是从英国人手里换技术,还是从美国人那里要援助,这是否会让我们,与他们绑定得太深?

如此深度的合作,是否存在着损害我们自身主权的潜在可能性?”

引狼入室,与虎谋皮,最终,会否被反噬?

听完林蔚的顾虑,楚云飞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

他转过身,重新看向自己的这位参谋长,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与坚定:“林参谋长,你说的,是长治久安之策。可我们现在,身处的是亡国灭种之危局!”

楚云飞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我们现在,就是在饮鸩止渴!”

“没有什么主权不主权!”

“只有,活下去,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该死的反侵略战争。”

“只有打赢了这场战争,我们,才有资格,以一个胜利者的身份,走上谈判桌,去和他们讨论什么是主权,什么是利益,什么是他们应当让步的东西,什么是我们应该付出的利益。”

楚云飞走回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林蔚:“而如果,我们是靠着盟友的施舍,在战场上‘躺赢’。

那么,即便战争胜利了,我们也得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尊重!”

“到那时,”楚云飞的声音冰冷无比:“我们,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

“只会被当成一道菜,被现如今的这些所谓盟友,摆在桌上,瓜分殆尽!”

“不要忘了,我们才刚刚联手美国人狠狠地敲了一笔英国人竹杠,一旦时机成熟,英国人同样可以联合美国人对我们施压。”

林蔚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是啊。

先活下去。

才有资格,谈以后。

楚云飞接着摸了摸下巴,意识再度沉浸到了系统之中的根据地建设模板。

豫西剿匪已近四月,依旧没能够成功建设豫西抗日根据地。

这说明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那就是豫西的剿匪工作并没有赵承绶汇报的那么顺利。

在当地,他们也并没有有效的深入基层,并没有有效的完成基层权力的更迭。

真正的基层权力和利益依旧掌握在哪些地主阶级的手上。

这怎么能行呢?

时间本就不足,这样磨磨蹭蹭下去,土地改革得搞到什么时候去。

民心抓不住,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说破天也没什么意义。

现如今的民国什么人最多。

当然是受苦受难的穷人最多。

不能为穷人考虑的zq,终究只是无根浮萍,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想到这里,楚云飞当即朗声道:“赵鹏程。”

“有!”

赵鹏程很快推门而入:“钧座。”

“东征纵队的指挥官丁伟现在在什么地方?”

“根据您此前的推荐,现如今已经动身前往陆大报名。”

楚云飞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八路军指挥官上陆大只是他计划之中的一部分而已。

能够继续顺利推行下去,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现在东征纵队是谁在指挥?”

赵鹏程思索了片刻之后,接着缓缓说道:“现如今东征纵队的指挥官为李云龙,副指挥官为孔捷,政委是一个叫李文英的人,此前没有打过交道,不过,他们似乎现在叫什么政治处了,主任是李文英,副主任是一个叫赵刚的人,此前是独立团的政委。”

“传我的命令。”

楚云飞的声音,变得不容置疑。

“第一,通知东征纵队指挥官李云龙、政治处副主任赵刚,以及孙卫谋、谢明,先放下手头工作,三日后,到联合指挥部开会,专题商讨下一阶段华北地区土地改革的推行问题!”

“第二,立即给赵承绶总司令发电报。请他立即放下前线事务,前来总部开会,汇报一下豫西剿匪的‘具体’进展!”

“是!”

赵鹏程转身离开之后,林蔚依旧一脸懵逼。

十来分钟之前他们还在商量着西北的工业发展问题。

下一刻,楚云飞就让赵鹏程进来、并且安排了相关的工作。

这种跳跃性的思维方式让林蔚颇为不适应。

见楚云飞再度站在了地图前陷入到了沉思之中,林蔚颇为识趣的离开了会议室。

经过这些天的接触。

林蔚已经明白这个状态下的楚云飞,略微有些“耳聋”。

或许说这个状态下的楚云飞似乎在思考其他问题,并不想要和其他人讨论事情。

离开了会议室之后。

张大云叼着烟凑了过来:“参座,啥事啊,这么神秘。”

林蔚笑着将手上的电报递给了张大云:“这件事不宜公开,看完就算了。”

张大云扫了一眼,旋即倒吸了一口凉气:“参座,这种事恐怕瞒不住。”

“安心,用不了多久中央日报就会定下宣传基调,到时候其他报社自然会稳步跟进。”

——

百里之外的太原。

那座在战火中几经淬炼、如今已是华北工业心脏的兵工厂内。

一场酝酿已久的变革,也终于迎来了开结果的时刻。

兵工厂,三号武器测试场。

这里戒备森严,四周拉起了高高的铁丝网。

冬日的阳光,惨白而无力。

靶场中央,孤伶伶地矗立着两座目标碉堡。

一座,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异常坚固的日式半永备防御工事,射击孔如同黑洞般,散发着冰冷的气息。

另一座,则是用砖石和沙袋垒砌的、在战场上更为常见的野战工事。

兵工厂总办张书田,正站在百米外的混凝土观察掩体后,将眼睛紧紧贴在掩体那道狭窄的观察缝上,一眨不眨地盯着场内。

他的鬓角,早已斑白,但那双总是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此刻却燃烧着一种混杂着期待与紧张的火焰。

这种野战防御工事、以及半永备防御工事是自山西反攻作战以来接触到的最大难点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