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133.两军对齐击鼓战
阿术得到了一个令他大喜过望的情报,宋军正在整队出营,向前占据江寧镇。乌龟从王八壳里面伸头出来了,阿术能不高兴嘛。
如果宋军死守营寨,那真就是刺蝟一个。蒙古人在宋军的城面前吃尽了苦头,现在好容易有了襄阳炮,算是好打许多。可这玩意儿是大杀器,炮真的还在襄阳,得有大汗的调令,才可以把工匠和拋石机运来。
结果宋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居然离开了牢固的营寨。
到了野外,那还不是我带元铁骑的主场。数万骑衝突起来,地动山摇,区区宋军,不在话下。
再探再报,阿术把探马赤都撒了出去,要求每一刻都有回报。一定要密切的完整的了解宋军的动向,让张巡好好吃一记蒙古太君的铁拳。
对头的张巡虽然出战,但是也不是浪战,战场是最好的军事学校。史达林格勒你能活下来一周,你就是合格的师长了,能带三五千人。
首先是大城港和板桥镇的大营不能够捨弃或者空虚,张巡將最根本的一万五千忠诚军留在了大营。这是最令张巡放心,也最能够託付的部队。
隨后也不是在空地上平白的就往江寧镇跑,宋军在板桥镇到江寧镇中间的设置了“中屯营”,依靠大江,既便於得到水军的遮蔽,又容易获取补给。
在宋军整体战斗力较弱的大前提下,即便要打野战,张巡也要打有依託的野战。胜则进击,败则回营,至少不会连捲成片,一溃千里。
等中屯营草成一寨之后,张巡才进一步抵达江寧镇。镇內的百姓早就逃散一空,不论是元军还是宋军,都征夫拉壮,都拘索百姓干苦役。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绝非虚言。诸军也不是张巡拉出来的军队,很多东西无法约束。
江寧镇没有夯土墙和石墙,只有木柵和小河,不过有基础就是好事,凭宋军的筑城能力,很容易就能筑起营垒。
和修筑中屯营时不同,江寧镇外围就出现了大量的元军探马赤,出营樵採和打水的宋军士卒大大受到其威胁。宋军没有什么骑兵,几乎难以处置。
不过探马赤也不敢过分接近江寧镇,毕竟马再快,也快不过神臂弓。要是凑得近了,被十几张神臂弓攒射,一样死的明明白白,宋军士兵还能白得一大碗马肉吃。
確认张巡进驻江寧镇的阿术,一方面调拨水军跟上,一方面留三千精骑驻守当涂,六千骑绕陆郎镇包抄,剩下四万步骑,全营前移。
江滩上的正面战场过分狭窄,四万步骑能够分成五六个梯次,反覆的衝击宋军阵营。其实四万步骑都嫌多,有三万就差不多了。但是阿术现在对张巡很重视,觉得得倍厚兵力,在必要时雷霆一击,彻底打死张巡和王安节。
元军进驻慈湖。
两军都弓上弦,刀出鞘,进入了面宽不过十里,长短不过二十五里的战场。
“我兵多,当先夺马头山,开山设柵。”王安节策马並在张巡身边,遥遥指著战场东侧的丘陵。
“山上无水如何?”张巡记得马就是上山立柵,然后被渴杀的。
“山下有湖,山上必有溪。”王安节指著匐氬雾气的湖泽,飞快答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