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293.过江强龙滚盐场
自临安启程,张巡並不急著立刻就赶到扬州赴任。扬州有李让监护,暂时出不了什么大乱子。不过因为有盐本要发放,也不能在常州停留太久。
半道停留在常州,主要就一个事情,芙蓉湖围田。
围湖造田什么的,肯定不环保还破坏环境云云。但如今是宋朝,那为了在人口稠密的两浙路开拓新的人类生存地,围湖造田就是必要手段了。
再者临出发之前,张巡和陆秀夫、文天祥也谈妥了,芙蓉湖不管最后围了多少,双方四六开。四成是朝廷的公田,六成是忠诚军的屯田。反正最后都交民间的种田大户来运营,收取租息,把田开出来最重要。
朝廷当然也不是一毛不拔的,原本设置的河泊所直接取消。在湖上的权益一概放弃,还允诺屯田之后可以交易买卖。
赵与芮购买溧阳的公田,算下来一亩上等水田,最后只了十几贯。等地方人口恢復,田產交易重新活跃,他一定会三四十贯一亩出售。
既赚了租息,又赚了价差。横竖都是赚,还能维持固定资產和流动资產之间的平衡,保证自己一直有躺著使劲都不完的钱。
另外围湖造田这种事,小打小闹可以单户农民自己干,想要一围上万亩,就得有组织有计划的干啦。
所以张巡预备调集一万到两万的熟券军,留在常州围田。等围田成功之后,
再行北调扬州。
事是大事,张巡对张顾好生嘱咐了一番,这常州是咱们老张家的根本所在。
有常州在,才有老张家的富贵在,所以对本地的经营一定要提上十二分的小心。
张颁任了常州知州,那姚肯定干不成啦。张巡也不客气,老姚头用得挺顺手,跟我去干淮南转运使吧。老姚头也属於是有道德的封建官僚,让他干转运使,灰色收入啥的避免不了,大规模的贪污腐败不至於。
重点是捎带上了老姚头,张巡就不用担任扬州知州啦。本来张巡就不耐烦这些理民的庶务,现在只管紧了军队就行。而且咱们还有盐政的一摊子事情要办,把盐政弄好了,比治理个扬州要多赚几百万。
姚自然不会叫苦,在哪儿当差不是当啊,担任淮南两路转运使·知扬州,
再往上就有机会做一路帅臣。
做了师臣,参知政事或者金书枢密院事便教不远。
对了,张巡还问姚嵩呢,兄弟几个?有个哥哥姚,也是进士,不过已经去世。五十来岁去世不算早天,很自然的生老病死而已。还有个弟弟姚昆(姚),还是进士,但一中进士就丁母忧回常州了,所以现在在他手下办差。
,没任官?来我幕府做个提干、管勾、架阁都可以。
反正是在船上,张巡就和姚閒扯嘛。另外姚家的小孩呢?四十来罗,最大的孩子应该也二十了吧。有出身吗?来我幕府干吧。要是想著考进士,那把名籍掛去临安的太学,保准儿明年高中。
德佑三年是大比年,又是一科春闹,不知道哪三百位幸运儿可以鲤鱼跃龙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