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308.凭啥存钱开盐票
反正叶李所任的乃是江都县尉,江都县就在扬州,扬州现在是三级同城,路分监司,州县衙门匯集。上次阿术一围城,把整个淮南路的官僚机构人员饿死了一多半。
眼下张巡在淮南两路大刀阔斧的更易,却没有遇上大变大乱,或者火龙烧仓的事。除了张巡手里刀把子硬外,也和旧官吏群体被阿术一波发送去见臣构有关。
既然叶李就在扬州城內任职,那张巡便也没什么好焦急的。让叶李出去写一个详细的条陈,之后交给包圭,张巡瞧过之后再细聊。
晚上张巡就请姚过来吃饭,两人站在书案公文、地图边吃饭边议事,那已经是老习惯了。和他把叶李的事情说了说,那个盐票或许有操作的余地。
因为宋朝廷的滥发超发,现在宋朝的纸幣和废纸一样,这是大前提。那么盐商,包括官府进行各种金钱上的转移,就都只能依赖金银或者铜铁钱。
而淮南所產淮盐,何止数百万石。盐商们每年需要运来成百上千万贯的现金,然后用现金来购入淮盐,再拉去各行盐区销售。
问题关键是钱运到扬州还不够,现在还得运到各个盐场,去支付那十六文钱的支盐钱,盐才能够实际支出来。
另外在扬州,需要应付安抚制置使司、转运使司、常平茶盐司、扬州和江都地方衙门,以及城门、市场、淮盐缉私总队等一系列公开的徵税和孝敬。
也就是说,一个正常的盐商,在扬州附近需要携带大量的金银贵金属,或者数以千万枚铜钱计数的资金,在身上。若果说是在扬州城內,那至少还有张巡的武装保卫。出了扬州城,官军可还在清剿盐梟、流民、湖盗呢。
官军张巡是可以保证不抢劫的,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按照叶李的说法,完全可以利用张巡现在威远四布的名声信誉,来收储这些盐商的现金。给他们开出盐票来,先全部专款专用於盐政事务。
比如拿著盐票去盐场支盐,同瞿霆发以盐票结算,瞿霆发之后定期到安抚制置使司这里来兑现。又比如在扬州的常平司总钞关处,以盐票来支付淮盐过税,常平茶盐司之后也拿著票到张巡处兑现。
张巡这里主要发挥一个保管的作用,首先可以合情合理的徵收3%的保管费。清代的钱庄收取保管费长期在4%一5%之间,而且由於全国各地的银不通行,实际上在异地提取白银时,还能再赚一笔3%一5%的重铸炉钱。
几乎10%的高额费用,仍旧挡不住全国各地的行人商贾將钱存入钱庄。说明现实就是有这么一个需求的,只不过没有有信誉的人挑起这根梁来。
宋朝廷是挑不起了,大商户则不敢挑。
听完张巡的话,原本还在夹菜的姚嵩,慢慢放下筷子,思索起来。没多久姚嵩就指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要收兑盐商们的盐票,那么是不是票据完全在公对公之间流转,民间的盐票一概只当废票。
比如一个盐商存了一万贯在安抚使衙门,最后在盐场、钞关和监司处了九千贯。手里剩下的一千贯盐票怎么处置?是回到安抚使衙门兑现?还是下次可以继续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