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353.汪良臣所在何处
四川制置副使·寧远军节度使张珏,知咸淳府(忠州)·承宣使马堃,知合州·承宣使王立,
知万州(天生城)·防御使上官夔,知绍庆府(彭水)赵立,四川中军都统制王应节诸將,均前往重庆,来拜见副元帅文天祥和同知兵马使张巡,
文天祥十总国政,九领大兵,义气慷慨激烈,为人从容大度,国家仰为干城,得知他前来总统大兵,四川將校无不走马军前,呼名报效。
至於张巡,那不需要看张巡本人,只瞧见张巡魔下二万大军,停驻江北岸,人马如龙,昂扬奋韜,四川诸將就知张巡果非常人。
等瞧见侍立在文天祥一侧的张巡,人高马大,虎背蜂腰,悬强弓,持宝剑,好一个二郎显圣真君。
既如此,还不下拜。
诸將高呼姓名下拜,这便坐定。军情急如烈火,须臾都拖延不得。按照文天祥的计划,此时是德佑四年三月初,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四川诸將能够在五月份之前,將合州附近的韃虏哨探和小营全部消灭。
为后续进驻的张巡,整理出一个足够大且安全的出发基地。减少元军哨探对合州的骚扰,减少宋军军情的流失泄露。
五到九月这期间,四川暑热,诸军歇兵,正好磨合同操。等到九月底,十月初,天气转凉,便以张巡为中军主力,前驱进战。
川兵疲惫已极,此战不要求川兵出死力,只要能够跟在张巡后面接防,並且建设餉道和驛路即可。
唯有去年进川的四川安抚制置大使魔下中营中军王应节一营五千人,乃是朝廷才拨来四川的生力军,跟著张巡进战。
如果换个別人来说这话,那可能是为了激四川最后这点兵赶到第一线去送死。幸好这次来的是文天祥,虽然文天祥在当涂一战也送了带宋十万大军,好赖最后还是打贏了韃虏,將韃虏驱逐回了北方。
现在又是正经的宋丞相·枢密使,位隆望尊,“知兵”的名声已经彻底吹起来了。除了极少数亲近者知道文天祥全仗张巡外,外头都认为文天祥是真的合格大帅臣。
懂军事的帅臣这么安排,川中诸將就不闹了。况且这不是安排王应节跟上了吗,王应节他爹王坚是川將的领袖人物,说明文天祥一碗水端得挺平。
当然更重要的是,文天祥身后船载数千万军资,到了重庆就开赏,张口就是五百万,先把以前欠的补上。
“知兵”还阔气,这样的帅臣上哪儿找啊?
有了这么一个好的开始,那剩下的事就简单了。上次知重庆府的李株到鄂州,已经大致讲解了一番四川的情形,只不过他主要负责的是嘉陵江这一线,所以说的也都是嘉陵江的情况。
但大伙儿都知道,四川还有另外一条大江,叫做岷江。岷江是勾连成都、嘉定、邛州、彭州等地的重要水系,这一线就是所谓的川西地区,
不过李株没提这条线的原因也很简单,三年前,就是南宋最困难的时候,张巡被围在常州城內,带宋全国瓦解,诸军爭溃那时候。四川安抚使·知嘉定府的万寿带著川西各府县州军,已经投降了元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