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367.元军乏粮先试探
等自己肉眼瞧见张巡魔下宋军模样之后,汪惟正来之前的满满信心,不由得出现了一丝动摇,
宋军的营垒阵型太规整了,不用几乎,就是没有一丝的破绽。
张巡在常州挨了伯顏两年暴揍,防守早防出经验了,营寨外面九重防御,悬铃设响,竖木立柵,前沟后壕,刁斗望楼,这军队绝非易与之辈。
或许之前的预估有错啊。
可现在军队已经顶上来了,而且宋军有五六万之眾,甚至可能更多一些。元军一共只有一万六七千,算上武胜城守军才满二万。汪惟正基本把后路的元军都抽了上来,实际上面对张巡,犹嫌不足。
之前没有亲眼瞧见,始终觉得张巡的“精锐”,也就是钓鱼城王立所部宋军的水平,汪惟正是很有信心和张巡拉扯的。
现在真瞧见了,才觉得自己托大咯。
不过既然已经来了,那就得战。夫战,勇气也。所谓一夫作难,千军辟易。封建时代冷兵器作战,士气高昂的一方,就拥有绝大的贏面。不能未战先怯,主帅都胆怯的话,还指望魔下的兵士打什么仗?
只要杨文安能够偷袭张巡的粮道得手,那么张巡必然惊慌后撤,那时便是元军大显神威之际。
如今?可如今没有粮食对峙啊·.·
杨文安之所以冒险穿越川东去偷张巡的后路,汪惟正之所以退回青居,乃至於广元,都是因为乏粮。
军中只得五日之粮,如何与张巡对峙?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如果放在平时,那营內诸將可能就要高呼这有何难?他们打不下钓鱼城,难道还打不下一座小小的宋营?打破了张巡的营地,夺了宋军的粮草,自然有吃有穿。
这一回嘛,其他元军诸將也不是愣子。且不提张巡挫败伯顏、阿术百万之军的光辉履歷,单单是方才瞧见的阵营,就知道张巡不好对付。
都说了在四川,也是蒙古太君和汉侯太君在后,催督著投降的宋军往前打。为啥是杨文安出去劫张巡的粮道?还不就是因为杨文安的部下是旧宋军。
杨大渊和杨文安父子两代这么拼命为带元卖命,心里满怀著的就是抬旗。当然带元不叫抬旗叫得了跟脚,入了怯薛。
但凡是有了跟脚,那就算是带元的股东啦,以后与国同休,有带元一口马奶酒,就有怯薛一口成吉思汗时代的四大怯薛长,除了赤老温无后,也没过继什么丁男外,其余的木华黎、博尔朮、博尔忽,皆成为元朝事实上的统治阶级。位列三品仙班之上的数以百计,先后袭爵的不下二十人,同元朝生死与共。
忽必烈也是非常懂得玩弄这一套的,他在几年前已经下令,允许三品以上文武官员派遣一名质子到大都,充当禿鲁,担任宿卫,事实上成为大都中枢的怯薛。
以至於歷史上宋朝临安投降之后,带宋的文官武將纷纷恬不知耻的向忽必烈和伯顏求官,只为名列三品,可以摇身一变,抬旗做带元的怯薛。
不过现在嘛———
“先锋战,能挫敌锋者,本帅必全本保奏,直入宿卫!”汪惟正是带元的股东,东川的副都元帅,自然有下这个赏格的本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