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421.赣南山民大起义
赏完了,还有一件事。
出兵!
不是要张巡出兵,而是令张巡魔下没有参与援川作战的另外一部分人马出兵。也不是要去攻打什么襄阳或者开封,去赣南。
就在张巡於四川征战之际,江西南部和福建南部的“盐梟”起兵造反了。带宋反正是年年有人造反的,规模大小而已。
造反的原因其实挺简单的,张巡在淮南重整盐务,原本日趋崩溃的淮南盐业再度焕发出了生机,开始为张巡赚取那每年超过一千万贯的盐利。
按照盐区的划分,地处內陆的江西,也是淮南的行盐销售范围。所以淮盐非常顺利的进入江西地方,开始挤占原本闽盐,或者说就是私盐的市场。
江西兵马都总管密佑,乃是淮將出身,在淮盐的这个大盘子里面,是有一分好处在的。况且他还想向张巡卖好,便积极的率领兵將打击私盐。
而经过瞿霆发整顿的淮盐,从原本的质次价高,变成了质优价平。当然这个平,也还是要超过八十钱才能有一斤的。
可原本一百钱一斤的官盐,里面有一半的沙土,这才让价格相对较低,质量也一般的闽盐私盐得到了市场。
他这个低,最少也得五六十钱一斤,毕竟全程都是人力,从漳州沿海挑运到江西赣州,几百里山路,这个价其实也算是良心价。
现在官盐价格高不了多少,盐巴质量还变好了。官方对私盐的打击又逐步加强,那这些聚啸在山林之间,靠走私闽盐的山民,顿时失去了销路,也就失去了生计。
不造反怎么办?
或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把这些百姓引导下山,分予田土耕种纳粮呢?
淮南、四川、湖北因为连年战乱,有大量的荒地,可江西没有啊。如今的江西,和未来的江西那差別大了去了。
未来的江西网友,自嘲周围是“环江西富裕带”,但南宋江西並不贫穷。因为江西拥有赣江这条水路大动脉,可以將整个长江流域的各种手工艺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广东的对外贸易港口去。
这几乎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从浙西苏杭把丝织品运输到福建和广东,许多人是不愿意走风险更大的海路的。寧肯折腾一点,走赣江,可以一路顺畅的抵达南康大庾岭。
过广东梅关,几十里山路即可抵达南雄,南雄水路直通广州番禺。整条路线除了翻越大庾岭的几十里山路外,全程都是开发完善的內河水道。
长江是“黄金水道”,此时的赣江,那也是“黄金水道”。
借赖著这条水道,沿江的各种手工艺品不断往南输送,再对外出口销售,养活了赣江沿江无数的人口。
可咱们先前也说过,在宋朝廷无以復加,完全是掠夺性的对海商海民徵税和买之后,整个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都出现了巨大的萎缩。以至於南宋朝廷直接抓捕海商家属,抽籤点名,强行逼迫沿海百姓出海经商。
广州贸易节点的贸易量大面积萎缩,隨即导致赣江沿江的大量人口失业。这部分失业人口,最终不可避免的转向了勉强可以討生活的私盐行业。
百姓造反的根源,实际上永远都是官逼民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