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474.张逞点选副主考
老张家的女儿嫁给皇帝?
其实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还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张巡是军將武官,带宋的勛戚和武官是有相当大的重合范围的。
宋英宗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的伯父高遵裕就既是外戚,也是军將,而且还是大军將。宋神宗五路伐夏时,担任一路主帅的。
现在老张家兄弟两个,张逞继续走他的文官路线,张巡就往勛戚武將上面转,也算是开枝散叶,让家族多一个保住荣华富贵的手段。
但是,眼下张巡不是多了点別的什么心思嘛。虽然心思不成熟,也未必有实现的可能。可张氏女嫁给皇帝的性价比,远不如嫁给未来需要拉拢的大车头或者大地方派系领袖。
就比如咱们的老熟人汪良臣,要是有朝一日,张巡打进陇西,汪家以巩昌二十四郡来献。那么这种人家就需要用一个女儿来牵住,把他们家的少主或者当家,选为附马。
以打天下为前提的话,让自己的女儿去做皇后,有一定的政治好处,但好处並不算大。
再看第二封信吧,嘿,这事闹得。朝廷今年不是要开常科嘛,陆秀夫已经点了两科了,不可能让他再去点科举。而且二圣也不希望朝廷完全是一言堂,都是主战派的声音。
科举这种事上面,宋朝的皇帝还是有相当发言权的。毕竟理论上选进土,就是为老赵家收买天下英才的嘛。难不成是给你们这群主战派宰相,来收买英才的?
所以按照二圣的想法,参知政事贾余庆钦点本科春闹主考,而张巡的好哥哥张遥,被文天祥和陆秀天硬塞了进去,担任副主考。
锁院啦,短时间內没空给老弟你写信咯,你另请高明吧。
真是什么事都能碰得上,偏偏这种事对於老张家来说,算是相当好的好事。虽然不是担任主考,不能和很多来参加礼部省试的举子们產生密切的情谊。但是副主考也沾边啊,至少可以得到本科高中的考生们的友谊。
以后没交集也就罢了,要是有交集,那不立刻就有现成的关係,方便大伙儿攀扯嘛。
重点是来应考的举子,从淮南到广西,半壁范围內的读书人都会来参加。这既是封建时代皇帝收买天下读书人的抢才大典,也是一次全国性的地方统治阶级的交流大会。
前面咱们说过的,宋朝號称一科有过半都是寒门素家的人才高中,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能够全职在家备考,十几二十年一路卷到临安会试的,没有一个真穷鬼。
真穷的,连抄书读书的纸张笔墨钱都没有。
大部分来参加的,还是地方上“人”这个层级以上的存在。也算进步啦,唐朝能参加科举的,最次你爹也得是个县尉吧。现在能让富农富商家的子弟参加科举,可不就是大进步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