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484.张尔行一言而决
对吧?
张巡在陆上自信可以和陈吊眼拉扯来回,甚至著战机,击溃陈吊眼。
但是假如陈吊眼浮海去呢?
起义军几十万人,號称百万,老弱啥的一概拋弃,只带著精壮十万八万的往海上小岛一飘。比如金门(语洲屿)、比如厦门(烈屿、嘉禾屿、大登屿),张巡根本就没办法。
就福建的船只保有量,大小船只一起上,拉个十万八万人就和玩似的。
张世杰都能带看二三十万人浮海,福建老表更是有这个本事了。
一旦他们退往海岛,参考清朝征討郑经,在厦门金门一带海域作战的情形。北方不习水战的官军下了水,即便是有荷兰战船和武装商船的协助,在不熟悉的海域內作战,那也是个完蛋。
反正张巡不敢下水的,带明的马得功背著朱由崧投降多鐸,换来的镶黄旗汉军,为带清那是鞍前马后啊。虽然谈不上驍將,那也算是一名宿將了,
刚下水还没看明白风向呢,就被郑军一波送走,死了连尸体都没捞看。
那怎么办?朝廷也没有现成的“海军”啊。
有宋一朝,在福建、两广地区的兵备都很薄弱。这大约和宋朝的军事需求都在北方和西北方有关,当然也和这个地方带宋的开发程度以及统治力度都不那么高有些关係。
曾经有人在福建为盗贼,不过是几百人而已,居然地方不能治。最后还是招抚成官车,才平息的骚乱。
没有本地的“海军”配合,这仗打了也没用。陈吊眼等人的骨干隨时可以泛海,除非蒲寿庚能够组织起大规模的强劲水面部队,直接出击,先把陈吊眼等人的海上力量全部扫灭。
那只是在陆上的话,张巡自可以相对轻鬆的办理。绝对是王师一至,
贼眾瓦解。到时候泉州自安,宗子得保。
不是俺討价还价,事实摆在这里。
再者,即便不去管襄樊,淮南十万出头点兵马,沿淮各边都要守,抽多少人马?抽一万人那就是去泉州送,抽五万人淮南还要不要了?
事情这么大,朝廷得有定力,蒲寿庚他们家在泉州经营了两代人,手下的海船號称有千艘之多。那留在泉州的人马怎么著也得一二万吧,配合本地的团结弓手,二三万人守城。城外的陈吊眼又没有攻城器械,且有得打呢。
即便拖上一两个月,泉州也不会告破。与其担心泉州城破,不如担心泉州十几二十万军民囤聚,城內乏粮,被围城之后很容易出现粮食告罄的惨祸。
慢慢的,整个政事堂就剩下张巡在发言了。遇上这种打仗的事,文天祥懂一点,但不全懂。陆秀夫懂个皮毛,贾余庆不说话,全清夫纯属赶鸭子上架当得同知枢密院事,四个宰相坐在下面像是听讲的小学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