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532.文相上书要改元
如果还是以前,张巡会旗帜鲜明的反对这一提议。但现在张巡冷漠了,斗吧,使劲的斗。俺懒得掺和进来,走还不行嘛。
反正也受了罚,吃了处分,赵的威风摆完了。唯一需要確认的就是嘉会门交给孙虎臣了吗?如果已经交给孙虎臣了,那张巡在临安便无甚好留恋的。
或许说可惜的话,那就是没能再和马堃见一面。这位老兄还在四川到临安的路上,没办法,荆湖的运力和人力,都去支援襄樊前线了。马堃过了夔州,连拉縴的民夫都凑不齐。明明也不是多长的路,走得远比当初张巡要慢。
算了,都是在两川战斗过的兄弟,回头再见也是一样。
孙虎臣这事不难办,因为殿前司一下子损失了近万大军,原本的宿卫守城,
以及巡御安排,全都需要大规模的调整。孙虎臣是二圣非常亲信的大將,拨他去守嘉会门,连个水都没溅起来,就走完了流程。
陛辞。
很可惜,张巡都要离开临安了,又看了一场好戏。在朝会上竟有人跳出来,
说缔结海上之盟过於縹緲,不切实际。
在南宋朝,恢復中原,尤其是恢復祖宗陵寢所在的河洛汴宋之地,是一项政治正確。永远不会错,也永远不能错。因为这算是南宋皇帝的正统性来源之一,
心里再想苟安,嘴上也要喊有朝一日,打回河洛。
往前几朝的官员,即便事实上反对北伐,反对恢復中原,但嘴上都不是这么说的。要么说兵力不足,要么说耗费巨大,要么说北虏正强。
只能说时机不成熟,不能说別恢復中原了。
即便你是这个意思,也得转著弯的说。而且也不应该在大朝会上说,这不就是点炮嘛。上面坐著的赵湿,你叫他怎么答?
谢太后又没来常朝,最后还是站班的殿中侍御史把人给呵退了,接著赵湿再宣布退朝。事情临时翻篇,但风波並不停歇。
文天祥也不是只有这一招的,不就是互相搞事嘛,很快新招就出来了。眼前这会儿小皇帝已经在选秀之中,预备要十二岁大婚来著。大婚是天大的喜事,尤其在封建家天下的时代。所以文天祥上奏,提出了一个请求。
改元!
德祐这个年號其实一听就知道,是祈愿国家太平安定,祖宗有德保佑的意思。或者也有点別的含义,但大差不差,基本就这样了。
取这个年號的背景那更是眾所周知,先帝度庙驾崩,襄阳告破,国乱岁凶,
边畔大起,社稷板荡。偏偏还新君冲幼,无法理政。擬定年號的时候,肯定巴望著祖宗保佑,让带宋好起来。
最终才用的“德祐”,好像效果还真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