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606.问我何时披黄袍
挺好,蒙古人是幼子守灶,咱们家是长子守灶,也不失为“马上作风”。小儿子出去打天下,一个意思。
由於张巡发达的原因,本就是常州之战结束后才重新修筑的家庙祠堂、坟莹碑亭,维护的非常不错。当然也有可能是得知张巡要出来巡边,临时刷大漆。青石板地砖缝里连颗草都瞧不著,石马甚至用水冲洗过。
献上猪羊,供奉美酒,祭拜叩首,虽然张巡的心灵並非老张家所出,但这具身体实在是享了老张家不知多少福分。
祭拜完,张巡就问张逞,先前同赵会面聊了些什么?
这不是张巡忌刻,时代如此,赵湿是废帝,身份上到底不同,绝不可同日而语。便是歷史上的赵湿,也被忽必烈远远地打发去了藏地学佛法。至於放在中原腹心?那太不安全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被张巡这么一问,张逞先是默然,隨后就说不过是聊了些日常的琐事,並未有什么军政事务。赵也只是希望他送一些书籍笔墨给他,好教他能打发閒暇时间。
真的?
张逞没回答,张巡也不再多问,打马回家。城外运河干道上,沿著广化门和广化桥,已经兴建起了不逊於当年的草市和街坊。停歇在河岸边的大量纲船,正在交易。
屯田军的军官们虽然不怎么敢剋扣魔下兵士的粮餉,但是在船队中夹带各种土產货物,然后以军队的名义躲避钞关检查,到处大肆贩卖,那就没办法管了。
对於这种事,张巡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淮兵自己都得靠军队经理人们到处挣钱,併购买社会服务。一刀切把这些东西都砍了,在封建时代的难度太大,几乎不可能。
將官们也知道张巡的脾气,只要匯报了,张巡就不管。他们以为是要按照规矩,给张二节师分润一份。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张巡只是想了解军队经济的水平。
因为之后北伐中原,河南、山东还可以靠移民屯田来安置恢復。打进了河北,就得看带宋的军队经理人们,能够发挥出多大的神勇,为了赚钱,把军需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
先前张巡援荆,入川,定闽,军队经理人们那都是踊跃从军,尾隨著张巡,
將大量的军需物资供应到前线的。之后去河南,他们肯定也会沿著黄河、运河或者涡水、颖水,將军需送达。
期待他们的后续行动,张巡现在有钱,也能用官府的强权力徵发百姓从事军需后勤。但后勤这玩意儿从来都是多多益善的,多个准备自然有好处。
这才打马进城,赵被安置在常州城的內城之中。虽然人身自由一般不限制,但想要脱身出城几乎不可能。毕竟守城门的都是老张家出身,一个个把赵瞧的分明。
同样有人提前通知,但赵和张逞不一样,没有提前站到门口来等待张巡。
守门的几个兵士倒是站到笔挺,非常像样。安置赵的几十间屋舍也很亮堂,並没有特別的低矮寒酸。
虽说是废帝,但是赵身上那个保静军节度使俸禄极高,月俸四百千,另有春冬服、綾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供应。正常的公使钱,一年也有两万贯。
加上美阳县公的千户实封租税收入,足够赵吃喝赌的。
跨步入內,公府的管事出来一路把张巡迎到了赵所在的外书房。很显然,
赵连站到房门口来迎接张巡都不乐意。
外书房的门敲开著,现在这会儿都夏天了,倒也没什么。张巡也不怕这小小的县公府里能藏著二百刀斧手,以摔杯为號,就把张巡剁成肉酱。
甚至连宝剑也不带,张巡赤手空拳进屋。就算打不过臣构,还能打不过你赵?让你一只手,张巡都自信。
屋內的赵坐在一张圈椅上,时至中午,日光最大,一路照进屋內,映在赵脸上,倒教张巡看得分明。
如此,赵坐著,张巡站在,相隔大约四五米,静默无言。
“美阳公?”到底还是张巡先开口,问了一句。
“这不是张二节帅嘛。”还好,赵湿算是给了张巡一点点面子,没有大喊什么反贼、禽兽。
“多日不见,美阳公精神甚好。”
“无好无不好,倒是你如何得閒来拜我。”
赵的態度谈不上好,也谈不上恶,就这么坐著,並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张巡也不焦急,坐到了他对面的另外一张圈椅上。
“將要北伐,抽选两浙屯田军北上守城。”张巡坐下之后,打量著眼前的赵烈。
“北伐?哼哼——”赵只是笑笑,並不发表什么评论。
他祖父理宗赵的也北伐过,一开始甚至打进了开封和洛阳,但是没啥用处,
很快就因为后勤不继,兵力不足被人给推回来了。或许在赵看来,张巡北伐的结果,大概率和他爷爷差不多。
“莫谈国事了,美阳公在武进,可有什么不足地方?”张巡懒得和赵爭论打仗的事,直接打断。
“有吃有穿,倒也不算囚徒。”
......”
张巡没答话,只是皱眉,这赵湿说话怎么还衝起来了?
以前刚靖难那会儿,见天骂张巡是反贼、禽兽也就罢了。毕竟那会儿赵还是个皇帝,张巡也没完成废立,確实不能够杀人。但现在赵湿都贬为美阳县公了,他还在这明讽暗刺什么?
巴望著张巡早点把他弄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