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649.白莲在乡发展旺
张巡望叶李,叶李望张巡,
皆不知晓这个所谓的白莲道人是何来路,况且张巡身份贵重,乃国家宗帅、土民景望。不可能什么阿猫阿狗来了说要拜见,张巡就会直接见的。
况且宗教这玩意儿,张巡虽然以前多少有点倾向,但坐上了统治者的位置之后,只要你能为我所用,那就一视同仁。重点是能够协助我维持统治,如果有这方面的功能,那其实一切都好说的。
甚至叶李都不应该出面去见,在张巡面前叶李好像不起眼,放到全国去,权力能比叶李大的著手指头都能算明白。
怎么办?
打发他走。
马上要和阿术打仗了,哪有空见一个白莲道人,这不纯纯闹呢嘛。结果没多久侍卫亲军去而復返,这回的说法厉害了,那个白莲道人自述有办法协助宋军打开济南和益都的城门。
哈?
如果真有这样的本事,那见一面不亏的,甚至应该礼贤下士,一直走到营门口去接。
曹操听说许攸来投,连鞋都没有穿,光著脚跑出营去接,就是因为知道许攸能够为自己献上击破袁绍大军的办法。
这个白莲道人要是能够为张巡打开济南城门,那功劳绝不亚於许攸献上的火烧乌巢之计。
见见吧,给个十五分钟,如果真有本事,张巡不会因为他是个信白莲教的就歧视。甚至可以给他封个法號,给他赐额一间宗教场所,再给予些免税的田地庄客。
等人被侍卫亲军引著入內,张巡和叶李不由得心中同时一句,真是一副好皮囊。
三长须,髮结青冠,容长脸面,气质充盈,年岁约在三十出头,真有一丝仙风道骨那个意味的。反正比张巡最熟的出家人谢拉,要像出家人的多。
“拜见节帅,拙介毛之奇。”(化用於元末山东益都红幣军起义將领毛贵)
“请坐吧。”张巡只是点点头,没有做出如何积极的姿態。
“今日望见节帅,果然是英雄人物。”坐下的毛之奇毫不讳言,张口就夸张巡。
“停。”张巡抬起手来,示意毛之奇別说这些废话,咱就想听他怎么打开济南和益都的城门。
但凡你小子能打开济南的一个偏门,张巡的爵赏就不会少。出来混,赏罚分明是最重要的,张巡一贯如此。
见张巡如此,毛之奇稍微愣了愣,但他很快就开始讲述了起来。他原本不是什么单州人,家世出身益都。当年李瑄之乱,元军前来攻战,里中乡中的百姓纷纷逃亡。可是手中连半袋粮食都没有,逃生无门。
毛之奇的父亲正好有一困扁豆,便將一困扁豆散给左右的乡邻亲眷,由此数百家得以活命,向战区外逃亡。眾人共推毛之奇的父亲为流民帅,因其开仓散扁豆,故而唤做“扁豆毛”。
眾人逃亡到山东单州、成武、金乡、鱼台一带后,瞧见此处尚有可耕之地,且地广人稀,便安定了下来。
扁豆毛逐渐在此地建立起了家业,平素还清修念道,同左右讲法,日成规模。等到七八年前扁豆毛去世时,已经在单州一带,发展出了信徒数千家。秘密结社,共求弥勒下生。
除开一般的民户外,还有女真、汉儿军户信了他们这个白莲教。前番李庭大索山东军士入卫,就有数百人被索去了济南,这也是毛之奇表示自己可以打开济南城门的底气。至於益都城门,他们家就是益都出身,在益都也有一社,是他亲信兄弟掌管。
今日前来拜见张巡,其实就是谋求一个出路。
秘密结社发展,发展到他们这地步,基本也就到头了。规模再大,想要遮掩也遮不住。不如趁著天赐良机,出来站一次队,搏一个未来。
甫进门时,张巡还觉得这个毛之奇是一號人物。等他说的眉飞色舞,就觉得这也是不过是个钻营之辈了。只不过就是身份上特殊了一些,令先知先觉的张巡有些旁的遐思。
说起来白莲教出身於南宋时期的净土宗,这个净土宗也算是个传奇宗门了。在中国发展出了白莲教,在日本衍生出了净土真宗。
一个发动了川陕白莲教大起义,一个发起了一向一。好傢伙,那都是闹出过大声势,算是留名史书的宗教运动。
尤其是川陕白莲教大起义,行动跨及六省,前后蔓延多年,调动带清官军人马数十万,靡费餉银二万万两。和另一场广西太平天国起义,一前一后,砸烂了带清对中国的统治。
原本还表现的轰轰烈烈的所谓康乾盛世,在乾隆末年、嘉庆初年就敲响了丧钟,为了平定这场起义,嘉庆皇帝也算是弹精竭虑,消耗了不知多少元气。
“按你的说法,有数百兵在济南城內屯齐?”张巡的意思当然不是问这个,而是问这数百人怎么夺门?
“据闻,济南之兵仰食於城內官仓,每三日定时分拨芻粮”毛之奇果然是有备而来。
他们白莲教自己內部有什么通讯方法,那张巡不想问,也没必要问,这种事算人家的机密。但是人家就是把这样的消息传出来了,而且有应对的办法。
不是每三日给粮嘛?现在驻守济南的是李庭集结来的一万多元军,內中包括白莲教徒数百人。这数百人可以参与到运粮之中去,只要在运粮时故意於城门口弄坏一辆大车,至少能够迁延城门开闭半个时辰。
有半个时辰的时间,足够张巡的马兵衝到城下,並且参与夺门了吧。
若果张巡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毛之奇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继续回到家里去秘密结社,以待將来。方今南北纷爭,英雄豪杰应运而生,保不齐什么时候中原再出人物。白莲教在中下层民眾中有蓬勃的生命力,有的是时间。
“唔”张巡闻言有些沉吟。
夺门自然是好事,可城外还有阿术的大军。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不能够轻易的就下决定。之后结合战场的形势变化,部署调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