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668.二十万苟活一年
粮食什么的,张巡给不了,从两浙的太湖平原和杭嘉湖平原运粮到济南来,那真就是国家级的转运工程。运一斛粮食到济南,路上怕不是得消耗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粮食。
海运刚开通,还需要培养人手,打造海船。內陆水运,一程一程的从杭州、苏州、常州往济南发,也就是在张巡手里。换个什么昏君,或者没啥计划安排的统帅,根本就没有能力把百万斛的粮食送到北方。
所以张巡可以给阿术一些银绢,银子和丝绢,相比较於大宗的粮食,那就好运多了。
两千两银子一大箱,独轮车一趟能推两箱呢。就算是在道路水平已经大大下降的河南、山东,也可以相对轻易的运来。
百万银绢是不可能咯,打下了济南城,河南、山东防御形势完全,张巡就得遍赏诸军。真就是一百万赏下去,也才够这班廝杀汉满意。不过张巡为了北伐准备了超过五千万贯的財物,赏起来倒也没啥心疼不心疼的。
人家刀头舔血,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给咱扛枪打仗,给两个钱而已。民脂民膏不在这上面,在什么上面?
眼前这会子,张巡能给阿术十万两银子,十万匹绢。有这二十万,至少大都今年的军心人心还能够稳住吧。让张巡这边能够抢种一季杂谷,明年有了一分仓储,这二十万的就不冤枉。
如果阿术回返大都之后,有什么能够南来交换的商品,张巡也完全可以学祖渺,和他进行贸易。宋军的军队经理人们,愿意为发各种財而冒险。
几天前还一片萧条的济南,这会儿已经被宋军接管,营房屋舍外卖酒的,卖饼的,卖药糕丸的,甚至卖皮肉的,一时糜集。全都是军队经理人们从徐州和邳州得后硬拉来的,几天而已,军队经济立刻活跃了起来。
只要北面有值钱的东西拿来卖,张巡这边完全可以接。那么北面所需要的金银、粮食、丝绢,就都不算难事了,可以相应的输入。
“节帅予我二十万?如何解释?”阿术咽了一口唾沫,反问张巡。
“言我將要南下便是。”张巡笑了。
你们不是都觉得我马上要南下篡位了嘛,那你就说我两个小钱买个平安唄。反正张巡確实是要南下的,但不是南下回临安或者扬州大本营。
而是退往徐州这个水陆交通枢纽,將大军安置在更靠近淮南的地方,前线的开封、宋州、济南只留下相应的防御兵力,减轻后方的转运压力。屯田军则就地转入守城和屯田,
开始按照规划部署。
很符合兵法之要啊,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把重兵都堆到了最前线,后勤需求之大,运输之难,路途之远,令两国几乎都到了承受不住的地步。但他们是打大决战,咬著牙都得坚持。
现在张巡不需要这样,河南、山东一带都是白地,即便北面来的敌军可以快速侵入,
也无法获得足额补给。且敌军深入之后,他们的后勤线就长的多。
张巡完全可以在徐州以逸待劳,掌握战爭的主动权,只要击破了敌军主力。河南、山东的土地文会立刻回到张巡的手中。
地方上的郡县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都只能迎风倒。谁来就插谁的旗,很正常。只能等张巡安插进来的二十万户屯田守城军彻底站稳了脚跟,营造了卫所寨堡,才有可能实现节节阻击,疲惫消耗敌军,甚至是分划包围,击破敌军的策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