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679.河水北导工程竣
这黑豆真难吃,张巡实打实的吃不惯,吃了半碗就觉得粗。而且煮熟的黑豆,皮粗硬,味道还沾点酸涩。且听下面的军士说,这玩意儿马吃了很有劲,人吃了放屁多。
前一世的时候,张巡看电视剧,他们被胡宗南从根据地赶走之后,在山里面兜兜转转吃了三个多月的黑豆。古月老师的表演非常形象,还说吃了肚子咕嚕嚕呢。因为这个,张巡还以为黑豆和正常吃大豆饭没啥区別。
或者就当是吃盐水煮毛豆了,下酒神菜啊,毛豆在下酒菜里那算是排位很靠前,而且大江南北都喜欢的。不会因为吃甜豆腐脑还是咸粽子,而发生爭执。
难怪看穿越小说的时候,那些主角都是种蕎麦,种首草,种高粱,没一个种黑豆的合看这玩意儿是真难吃,比江南那边把首草称为“金菜”,甚至在上海专门呼为“草头”,都爱吃多吃,要差得远得多。
不过这玩意儿难吃,却还能够一直得到中国人的种植,那必然是有原因的。实在是太好种了,本来豆类就是一直耐瘠薄,耐旱,只要排水好的土壤即可种植的作物。现在拋到河南那砂质土壤上,长得飞快。
儘管草盛豆苗稀,一个屯由军照管上百亩豆由,撒下豆去转头便参与千户所和驛站的修筑。等一百天后,这玩意儿还是长出来了,而且长得还凑合,挺像样。
就这么隨便种,一亩地能收七八十斤黑豆,这还是晒了之后,减少水分的黑豆。实际上在地里,可能有八九十斤呢。
一百亩地,驱赶屯田军一家老小去收割。豆杆拿来做柴火或者好了餵牲口,豆子晒成了入仓,能够七千斤之多。
四千二百斤给屯田军一家四五口自用,剩下的二千八百斤解交给张巡,虽然谈不上皆大欢喜,至少屯田军一家老小饿不死了。
真饿了,別说黑豆了,就是雁粪都有人拾来煮成糊糊吃呢。
幸而张巡在北伐前,准备了充足的黑豆种子,现在这一路收储,沿著几条北上河道建立的千户所和驛城內,哪个没有几千石,甚至上万石的黑豆积蓄啊。
开封城內更是囤积了三十多万石黑豆,侍卫亲军的战马们,虽然冬天没有鲜嫩的青草吃,但吃这个黑豆別提多欢快了,保证不掉。
瞧见自己的马吃的那么欢,张巡復又吃了一口,还是吃不下。算了,咱们这嘴就是大少爷的嘴,不到饿著的时候,確实吃不惯煮黑豆。
左右文武將更或是摇头,或是微笑,古今的价值观不同,后世讲究官兵一致。现在讲究的是统治者应该选贤任能,赏罚分明,而不是在吃两顿饭,织两身衣上和兵士百姓们对齐。
皇帝就算天天吃一百道菜,也吃不了几个钱,所造成的危害远比选用一个恶劣的县令牧守一方要低微的多,甚至是多得多。
“节帅倒也不必如此亲尝。”叶李这会儿已经从洛阳前线回来了,一则是王安节率兵轻取洛阳,二则是听闻河北大都有变。
守卫洛阳的是北方一代名臣姚枢的侄儿姚燧,这个姚枢值得说一说。张逞当年出使大都,还和姚枢见过一面呢,所写的日记中,对姚枢的文化水平大加讚赏。
作为“以儒学为元朝开国名臣”的姚枢,几年前已经去世,累赠嘉献程世旧学功臣、
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鲁国公。諡號文献。
他的侄儿姚燧其实也是个文学家,诗词被收录在《元诗选》之中。但打仗的本事嘛,
很是稀鬆。被王安节三鼓一衝,便打破了洛阳。姚燧还想自杀,王安节告诉他和议將成或许会仿效李德辉旧例放还大都,这才没有抹脖子。
眼前这会儿,被送到了开封,做了阶下囚。当然也没被虐待,就是关在个小院里,监视居住而已。
不杀他,主要是向利用他们老姚家在河南,以及在北方士人中的名声。现在可能不太看得出来,或许將来有用。
北方经歷了金、元两代的统治,土人阶层未必还认同南方是正统。比如元好问,那就是认为带金才是中原正统的代表人物,即便是在带元治下,也天天夸带金的好,为带金的死鸣不平。
以他为代表的北方土人,其实很明显的已经不大看得起带宋所谓的正统了。也有可能因此看不起接盘带宋的张巡,那张巡肯定得为將来收拢北方士人做点准备。
起码有个姿態,表现出一点优容土人的模样,好教人家愿意降得,膝盖能够软下来。
“瞎,这不是自小锦衣玉食,却也没有尝过这新黑豆嘛。”张巡把碗推到一边去,算是彻底放弃,端出去丟给马吃吧。
“哈哈哈”左右这回是真笑了,张二家五代公侯,有尝尝黑豆的心,就算是很好了。
“莫要笑,莫要笑,诸位不妨也试试。”张巡假装板起脸来,让眾人也吃吃看这黑豆结果下面的侍从端上来一碗蜜渍的黑豆,就是袁术临死之前要喝的那个蜜水,专门燉煮出来,又再浸泡入味之后的黑豆。
嘿,这么当零嘴吃,倒也还有点样子。不过张巡並不贪嘴,对甜食的爱好一般。
“有了这黑豆,现下人马食料一冬无虞。”叶李用小叉子叉出一枚黑豆来,还是笑眯咪的。
算上从后方转运上来的粮食,以及眼前的三十多万石黑豆,开封城內有七十万斛仓粮。不仅能供开封守军吃,还能够供应洛阳方面的王安节。甚至可以分出来一点点,通过泄州的张楨,转输给阿术。
且黄河下游的宋州商丘,也囤积了不下三十万斛的粮食。河南面对河北这一侧的储备,如果不激烈作战,人马所食倍之,就算挨到明年秋收,或许都不叫难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