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知虏眾相隔非远,如何进战?”张巡话才说完,就突然想到了叶李的计划。
“一路进战,一路打援,前遮后卫,克竟全功。”叶李的拐杖重重的在地上,甚至出一个坑洼来。
谢光孙在柏乡顶住来战的蒙军,张巡则依靠寧晋泊的遮蔽,绕后到蒙军的身后,建立防御,尽力打援。
柏乡在寧晋泊西侧,这是眾所周知的事。寧晋泊西侧有大量匯入该湖的河流,较大的便有沸(jy)水、槐水、(iáo)河等,小支流更是不计其数。
骑兵別说想要发挥了,怕是进来就得陷马蹄。虽然河面大多结冰了,但肯定经不起几万匹马,
十几万人踩踏的。一旦打起来,蒙军最大的骑兵优势难以发挥,那张巡胜势就不是五五开了,而是六四开。
你问谢光孙一路,吃不掉分兵南下的蒙军?
先前张巡不是已经准备把李让给调来了嘛,李让·李再兴的部队现在在岳飞的老家汤阴附近,
原本是为了巩固张巡和谢光孙的后路,现在正是用得上他们的时候。
汤阴到柏乡三百里路,正常走十天,但现在军情紧急,没有这么多时间给李让了。令他五日內抵达柏乡,参与决战。
至於咱们自己,可以开始向寧晋泊东岸转移,预备执行这个新的战略。谢光孙所部人马,从柏乡出来,往北前进至元氏。
然后在元氏“惊恐”的“发现”蒙军大队,选择南走,引诱蒙军一股南下。具体两军到底是在柏乡还是在高邑作战,由谢光孙自己决定。
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蒙军一部,从城或者真定往南拉出二百里路。
二百里对骑兵而言,就是非常玄妙的一个距离。
只要他把蒙军拉出来,拉到二百里外,之后就是坚定守住。守到张巡开始打援,李让的后军赶到。
张世杰是赶不上大决战了,他的人马这会儿还在沧州、南皮附近,甚至可能在南皮以南,距离太远。
信使飞骑,自张巡的中军大帐四面驰出,將张巡的最新命令传递到其他將校手中。至於张巡本队的人马,二万侍卫亲军马兵,四万生券,三万熟券,也立刻拔营,往北进军。
虽然张巡拢共只有三万多骑兵,现在留在自己身边的更是只有二万骑,但二万骑分出三五千来,专门打战场遮蔽,製造战场迷雾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你海都有蒙古探马,我张二不仅有蒙古探马,还有女真探马、契丹探马、唐兀探马和回回探马,可不比你逊色半分。
十数年转战南北,张巡云集而来的骑兵素质,一点儿不输海都帐下的精兵。连带宋都有静塞军三千骑大马,张巡如何没有侍卫亲军的大马。
“南面元氏有大股南蛮!”海都和乃顏得到了他们此时最期待的一个重大军情。
二人的蒙古探马数以万计,除开北面只有数百骑在游弋外,西、南、东三面,各撒出去了二三千骑,就是为了搜索宋军的踪跡。
阿术往真定跑,肯定是有原因的,绝不单单是为了同董文忠合兵。
况且海都知道太行山前平原好走,张巡会不知道?宋军的主力,一定也是沿著这条线北上的。
其实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前,海都和乃顏就已经感觉到了情况出现变化。因为原本轻骑纵横的蒙古探马开始减员回营了,也即遭遇到了宋军斥候的截击。
不单单是张巡本人用三五千骑来遮蔽战场,谢光孙还有八千多骑呢。他自己有三千多,张巡赞助了他五千,打个蒙古探马是手到擒来。
蒙古探马的损失,集中在真定一一城一线以南,这个损失的方向完美符合海都的预期。他一点不因为上百骑探马的损失而难过,反而加大了力度,继续往元氏方向渗透。
出现在元氏以南的谢光孙部,极大地遮掩了正在向寧晋泊东岸移动的张巡踪跡。虽然张巡这个防线也有蒙古探马损失,但海都和乃顏认为这都是谢光孙所部派出的宋军斥候所为。
毕竟谢光孙已经暴露,只是具体数量不知。而张巡这边骑兵多,没有一个蒙古探马能够近身,
自然难以迅速暴露。
等到谢光孙人马至少在七八万以上,有可能是十万的数字报到海都和乃顏面前,再参考谢光孙所使用的张巡仪仗旗鼓,二人断定这就是按期来匯合阿术、史樟和董文忠的“张巡”。
“张巡”出现了!
乃顏直言他先去会会,毕竟他打破了河北中部的诸多城镇,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补给。而海都没有打破保州,最好是夺了眼前的真定,获取补给,再南下同乃顏合力。
反正乃顏和张巡的战斗不会在一日內结束,那张二乃是南朝第一名將,素称有能。双方保不齐会打成拉锯战,到时候正需要海都的神兵天降。
闻言,海都只是稍稍沉吟,便命乃顏將一万有马步兵留下,协助攻城。剩下的五万数千骑,径直扑向“张巡”。
计议已定,飞奔南下。
已经在元氏晃荡了半日的谢光孙,確认属下放回了几个蒙古探马之后,立刻做出“仓皇南走”的姿態。喝令大军往高邑转进。
也就是谢光孙了,他所率领的鄂州兵在他魔下也转战几愈十年,兵將之间已经结成了深厚的信任。换个別人来临时指挥鄂州兵,那临战后撤就是恐怖的军事灾难。
由谢光孙来下令,便不算什么大事了。毕竟谢光孙率领鄂州兵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又一个胜利,在军中威望高隆。这种时候,便是张巡来亲自统率,也未必有谢光孙发挥的好。
得知“张巡”竟然无胆后撤,乃顏大笑连连啊,直言这所谓的南朝第一名將也不过如此。听闻蒙军数十方骑云集之后,便立刻南奔。
不打“张巡”一个丟盔弃甲,都对不起他乃顏的威名。
催夹马腹,乃顏引动兵马,前后左中右各部並探马游弋,成垛的骑兵遮蔽了方圆二三十里的土地,有如一只蒙古高原上的鹰隼,自猎空之中直衝地面的黄羊。
你问黄羊是哪个?自然是“仓皇南奔”的宋军啊。此时的宋军不就是一群惊惶的黄羊嘛,可口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