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不肯合作的阿拉伯商人和当地的中间商也成为公司贸易扩张的阻碍。为此,公司不得不多次使用雇佣兵强迫他们放弃利益,而雇佣兵也是从其他部落雇佣的,要想长久下去,还是得需要自己的武装。
——————————
2月15日是个好天气,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中心广场,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一刻。
纳赛尔丁从马车上下来,民众一看到沙阿就挥舞手中的国旗。沙阿也向他们挥手致意,随后大宰相阿米尔亲自宣布,德黑兰贸易展览会开幕。
这次展览会邀请了来自欧洲八个国家的商业代表参加,还有来自伊朗本土的工坊作品。会馆涵盖教育、学艺、社会事业、工业、农林等方面。展览商品超过1200件。
波斯地毯成为不少人的参观商品,其精美程度就算是欧洲最好的工匠也比不上。
当然,最让人震惊的还是普鲁士的克虏伯工厂生产的将近两吨重的铁锭。这样大的东西震撼了不少人,这也让克虏伯工厂的掌门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自豪。
“这么大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工商大臣侯赛因惊讶的询问对方。
“这个可是只有克虏伯工厂才能生产出来,不仅是这个,就算是其他东西也能生产。”
这个东西让不少人惊讶,阿尔弗雷德更加努力推销他的生意,这个时候的克虏伯还不是那个帝国兵工厂,他们目前生产的东西只有火车零件和弹簧,虽然伊朗市场小,但蚊子肉也是肉。而且他生产的钢铁质量可是无人能敌,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用途。
“嗯,钢是挺好的。就是只有这些制成品还是有些单调,如果能变成其他东西就好了。”
是啊,变成其他东西就好了。只是自己现在资金有些短缺,父亲交给自己的工厂甚至是濒临破产,好不容易把他抬上正轨,必须要开发出新的用途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纳赛尔丁看着西方和本国的产品就看出差距了,西方商品基本是工业品,伊朗本土基本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伊朗的开心果和藏红很受欢迎,当然还有葡萄汁、苹果汁、椰枣汁。
就这些东西也是伊朗的家底,毕竟目前情况也就这样。伊朗只能算个从转变中的国家,距离真正的工业国还早得远呢。
买票进场的民众都被眼前的东西震撼了,这些东西可是他们平常没有见过的。
纳赛尔丁支持博览会的其中目的就是让民众感受到差距,然后正确审视自己的落后,然后奋发图强,振兴工业,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目的。在达到此目的,成为富强之国后,就开始瞄准世界,把本国产品推销到全世界,以雄视全球。实际上这也是法国举办博览会的原因之一,自1834年第八次博览会开始,其所办博览会基本以如何发达本国物产并扩大销售于国外为目的,通过举办博览会,调查实业,制定相应兴业的法律法规和推销海外、占据外国市场的策略。由此可见,法国的博览会蕴含了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