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颓势
从北高加索到南高加索有三条路,第一条沿着里海南下到达巴库,第二条通过中间的山谷到达第比利斯,第三条就是沿着黑海到达苏呼米。
此时第一条路已经不能用了,第二条也岌岌可危,沃龙佐夫还得分兵驻守山谷要塞防备切尔克斯人。那么就只剩下第三条路还可以继续运送了。
沃龙佐夫在得到沙皇的批评后抱着病体指挥部署,剩下10万军队被他部署在格鲁吉亚,至少在6月之前可以保住剩下的土地。
但这样的举动让本地居民更加害怕,地主带着农奴离开,北上前往罗斯托夫定居。第比利斯和旁边的哥里基本都开始走了。
趁着这个冬天,英国、法国、奥斯曼、伊朗四国继续讨论联盟事宜,同时将条件都说一下,以便作为未来对俄国的谈判蓝本。
对奥斯曼来说,他就是希望俄国不要再打他们。而对英法来说,从削减俄国土地到保持黑海自由航行都有,最重要的是保护东地中海稳定以及打消俄国扩张的念头。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们在奥斯曼和印度的利益。
而正好,伊朗的要求完美符合他们的需要。德黑兰要求废除1828年签署的土库曼恰伊条约,同时获得高加索山脉以南的俄国领土,并且还要让车臣人和切尔克斯人独立建国。
这个要求的确可以让俄国将目标转移到内政,英法可以预想到,俄国内部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同时伊朗的俄国仇恨会更加高,为了保护自己,那伊朗肯定会继续向英法靠拢。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利好。
帕默斯顿为首的鹰派自然是支持伊朗的条件,只是要土地而已,又没有赔款,这对俄国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条件了。而且就目前的情况俄国如果不同意,恐怕会损失的更多。
而且他还有一个更加雄伟的计划:波罗的海的奥兰群岛和芬兰归还瑞典。俄罗斯控制下的一些波罗的海沿岸的德意志省份割让给普鲁士。建立一个独立的波兰王国,作为德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屏障。但要想实现这样的结果,就必须联合瑞典、普鲁士和奥地利。
他主张英国应该更大的力气说服德国人加入针对俄罗斯的战争,因为柏林离沙皇俄国边境不过几天的行军路程,德国居民主要为新教徒,与英国有很多共同之处,所以他们应该很担心俄罗斯入侵。而且从地理上说,德国是一个理想的基地,可以从那里出发将基督教西方从“野蛮”的俄罗斯手中解救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