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新知识分子
伊朗外交部在战争结束后成为最繁忙的部门,各个国家都想和伊朗进行贸易谈判,而伊朗政府也需要制定外交政策保障自己的利益。
“最近我国地位的提升不仅影响世界,也让邻国对我国的态度发生转变,奥斯曼对于我国领土的增加已经感受到不满,恐怕一场战争会再次来临。”
佩泽什基安看着像是预言的报告,有些疑惑的向对方询问:“萨迪格,你确定未来奥斯曼会进攻我们?”
“是的大人,我敢肯定。奥斯曼一直以正统自居,那他就不能容忍我国的崛起,这会让他们认为我国和他们争夺领导权。
而且,他们也对我国收复大片土地产生嫉妒。加上其他历史因素,奥斯曼肯定会向我国发动进攻。”
萨迪格写这个绝不是妄加揣测,奥斯曼内部已经有不少声音对伊朗不满,他们不仅是嫉妒,更是担心他们国内那些什叶派教徒会被伊朗煽动,从而推翻政府。
“现在我们才一起打败俄国,如果两国又发动战争不是给俄国钻空子吗?”
“恐怕比起俄国,伊朗已经是他们的第一目标了。”
异端比异教更可怕适用于任何一个宗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本来就水火不容,萨法维王朝和奥斯曼帝国只不过是具体的体现。
“这么看,我国的处境很危险。我会将这个禀报沙阿。”
佩泽什基安决定让沙阿决断,同时也对这个英国留学而来的年轻人刮目相看。他未来说不定能接管外交部,只要多工作几年。
在留学回来后,萨迪格被安排在了阿塞拜疆工商局工作,后来因为外交部缺人被调往德黑兰担任外交部官员。
此时的外交部进行了更细致的权力划分,分成远东司、印度司、欧亚司、欧洲司、美洲司和非洲司。其中萨迪格在欧亚司工作,自然对奥斯曼这个邻国有较多的关心。
伊朗德黑兰大学的第一批学生已经毕业,经历过各种知识的洗礼后有的被政府选中去欧洲留学,有的则进入政府内部或者在其他领域发挥自己学到的知识。
教育和医疗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地方,伊朗开始推进小学和中学教育,不仅要将义务教育普及,还要彻底改善医疗情况。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萨迪格在下班后前往德黑兰的阿拉克区,这是这几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拥有不少商业设施和咖啡厅,同时也是他们这些留学生的聚集地。
“萨迪格,你来晚了!”
“抱歉,因为有些事情,来一杯葡萄汁。”
在自罚一杯后,他们开始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战争胜利。这可是几十年没有遇到的大胜,作为伊朗人,他们可以自豪的向别人称赞自己的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