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所以这么热衷帮助清国镇压,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五口开放通商后,英国资本家,尤其是纺织业工厂主曾充满幻想地认为“只要他们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然而,事实并未如西方资产阶级预料的那样令他们满意。虽然在五口开放通商的最初数年间,英、美等国对清国的贸易额有所增加,但当地传统经济远未到土崩瓦解的地步,其对西方商品的抵抗也同样表现得极为顽强,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对洋货的需求量仍显微乎其微,西方商品在远东的销路并未能很快得到拓宽。
在战争结束约十年之后,英、美等国已然不能满足于攫取的特权,急切地希望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权益,扩张其商品的销售市场。为此,英、美、法等国从1853年开始,向清国提出了“修约”的要求。
所以,伊朗在这里的行动英国不仅不会阻止,还会支持。这也是他们在这里讨论的原因。
“不管怎样,感谢贵国对我国正当需求的支持。暹罗需要进行一次惩戒,而伊朗和英国都会拿到好处。”
“这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世界就应该让文明统治,而不是野蛮。很高兴贵国能够认识这里。
不知道贵国有没有兴趣去清国,他们的政府还是需要文明的演化。”
安瓦尔拒绝了这个提议,明面上的理由是伊朗没有这个意愿在千里之外发动战争,实际上这也是沙阿的意思。绝不能和清国发生战争,至于其他国家就随便了。毕竟他们或多或少都带点欠揍属性。
在随后的几天,伊朗向拉玛四世施压,要求对方答应伊朗的六点要求,包括开放更多边境,通商贸易,领事裁判权等。毫无疑问,这些统统被对方打回。
英国方面也向暹罗施压,要求对方答应伊朗要求。但拉玛四世也是硬气,丝毫不让步。
在最后的期限后,伊朗带领远征军团2000人和高人军队10000人开向暹罗边境,伊暹战争爆发。
穆罕默德带领军队来到马德望地区,途中还见到了最大的湖泊——洞萨里湖。附近被森林占据,这对前进造成了困难。
多亏高人向导和士兵,他们有惊无险的穿过这片地区,并兵临马德望。穆罕默德要求对方投降,对方拒绝。随后军团向马德望发起进攻,虽有民众奋勇抵抗,但由于未作任何战守准备,两天后马德望失守。所有暹罗官员都被俘虏。
与此同时,经过这几年联络的占巴塞王国和琅勃拉邦王国也暗中施加压力,煽动民众殴打暹罗使者。他们已经对暹罗的政策不满,对于伊朗的到来是非常欢迎。
在他们看来,伊朗顶多是要他们的钱和统治,而暹罗和南越则是要他们彻底臣服。两其相害取其轻,而且伊朗也表示会帮助他们进行建设,而作为回报,当地的经济效益要归他们所有。
反正都是保护,只要能摆脱两个活爹的影响,让伊朗来也不是不行,这也是伊朗想要扩张到当地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