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没有办法,但他什么也做不了。奥地利帝国内部的情况让他难以招架,尽管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洗冷水澡,睡行军床,能熟练运用他的子民的八种语言,并且非常虔诚,也具有一定的治国才能。但他的时运不佳,加上缺乏战略家的高瞻远瞩,使他的统治经常是失败后的打击。
就个人来说,弗朗茨·约瑟夫基本上是一个的保守主义者,厌恶自由主义带来剧烈冲击的变革,因此他不是一个目光长远、眼界开阔的计划型人物。他擅长之处是形象塑造、随机应变、权变妥协,以及策划新交易和新的利益分配,因此他不断寻找妥善的权变策略以力行中央集权。
他在第一份宣言中说:“我们要坚决维护王冠荣耀的完美无瑕,我们希望在上帝的帮助下及子民的合作下,随时与子民分享权力,把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所有邦国和所有民族团结起来,以使他们形成一个团结的国家。”这一宣言似乎表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要把奥地利—匈牙利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坚定决心。
自从君主立宪制,或者更准确地说,自从这个讲多种语言的多元政府立宪以来,有三种体制引起了政治家的注意:第一,中央集权制,这种体制把维也纳的所有省、所有民族及所有说不同语言的人都置于一个政府管理之下,这个政府要么是议会制政府,要么是绝对主义政府;第二,二元制,二元制给匈牙利留下了历史悠久的宪法,并把其他邦国勉强统一起来;第三,联邦制,联邦制既满足了民族愿望,又保留了组成奥地利帝国不同群体的历史传统。
弗朗茨决定将帝国建设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奥地利帝国各省被分割,每个省的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议会的职能受到大大削弱。此外,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成了无情的德意志化政策的工具。德意志化政策对希望分裂奥地利帝国的匈牙利人和竭力维护奥地利帝国的斯拉夫人产生了同样沉重的影响。
匈牙利王国被分成了五部分,公职首先安排给德意志人,德语成了行政机关、法院和学校的通用语言。冷酷无情的警察监视着市民。之前被吞并的一些王国——特兰西瓦尼亚王国、克罗地亚王国和塞尔维亚王国再次脱离奥地利帝国获得独立。然而,摆脱了匈牙利人枷锁的斯拉夫人又落入德意志人的统治之下。在
致力于专制主义的奥地利政府及时地看到,奥地利帝国可以通过与教会结盟提高自己的地位,而罗马教廷和主教都是其天然盟友。皇帝宣布天主教为特权宗教,将私人和公共教育交给神职人员,并授权所有教皇文件的出版,只要不影响民事权利即可,同时禁止传播受神职人员谴责的书籍。
经济上,1848年到1849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已经耗尽了本已一贫如洗的奥地利国库,接下来的几年,国家也没有获得任何救济。因此,尽管税收不断增加,每年的赤字也不断增加。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奥地利政府被迫发行折价纸币,实际上连面值降至五分的纸币也进入流通。
而从他登基至今,奥地利帝国表面上还过得去。奥地利帝国仍然在德意志邦联中占主导地位,克里米亚战争后奥地利帝国获得了多瑙河的自由航行权,但瓦拉几亚公国和摩尔达维亚公国联合起来形成了罗马尼亚公国,在奥地利帝国创造了一个吸引罗马尼亚人的中心。俄罗斯帝国的友情已经冷却,圣彼得堡甚至指责维也纳不忠。但更重要的是,皮埃蒙特加入欧洲协调,确信赢得了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支持,并做好了战争准备。
对奥地利帝国来说,他们并不因俄罗斯帝国被削弱而感到遗憾,因为俄罗斯帝国并没有进行武装干预,并对在奥斯曼宫廷的同意下占领多瑙河公国非常满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