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9章 国内视察  波斯帝国184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19章 国内视察

在荷兰和伊朗达成和平协议,东印度政府也根据条约退出了加里曼丹的西部地区,兰芳取得了胜利。

罗元翰和江南山领导的兰芳政府正式加入伊朗的秦尼斯坦殖民地,他们受总督的指挥,同时也纳入了伊朗的经济体系中。

之前的贷款现在还有不少,根据总督的指示,兰芳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坤甸港口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容纳大型船只。周围的土地也要好好进行开发,从爪哇离开的华商移居到兰芳和西贡,在赚钱为主的殖民地上,民族冲突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去年一年,秦尼斯坦为国家政府上交了160万里亚尔的财政。有了兰芳的加入,今年收入会更多。

纳赛尔丁在见证条约签订后马不停蹄的赶往大不里士和巴库,当地的新钢铁厂和石油精炼厂开幕他去参观。报纸上也是沙阿和政府的各个命令,一副狠抓经济搞建设的样子。

新建成的大不里士钢铁厂采用英国最新发明的炼钢法,该方法首次解决了大规模生产液态钢的问题。

而为了落实钢铁厂建设,伊朗以每年600英镑的工资邀请获得专利的亨利.贝塞麦前来伊朗指导。

但用贝塞麦的方法生产出来的钢太脆,经过检查是因为伊朗铁矿石含磷过高,而这个技术是只适合英国含磷低的矿石,而为了炼钢,铁矿石还得从其他地方进口。

不过这也是钢铁行业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伊朗购买了专利,开始攻克脱磷技术。争取早日提高钢铁产量。

从大不里士到德黑兰之间的电报也架设完成,两地之间的消息传递也和路程一样缩短了不少。电报局每天都人满为患,商人想要知道当地的消息,亲人想要快速通知另一个地方的人。

电报和铁路缩短了伊朗全国交流的时间,也增加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而伊朗强力推行的东西在其他中东国家也是名列前茅。1854年,埃及才开始修建从亚历山大到开罗的铁路,而奥斯曼还是一公里铁路都没有修建。电报也仅限于小规模传递,没有转化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沙阿,您的安排如下,先在大不里士出席钢铁厂的开幕式,然后去大不里士第一军工厂和第一机械厂参观,并且和当地的工商界人士共进午餐。

随后去埃里温出席师范学院建成仪式,去巴库的炼油厂和大学参观。最后前往第比利斯和苏呼米,和当地的重要人物会面。”

赛义德将行程汇报给纳赛尔丁,基本上没有问题。沙阿可不是就在德黑兰待着,自己也得为国家的发展出力,并且为那些工人进行慰问。

“嗯,好在大不里士通往埃里温和巴库的火车开通了,不然可要废上一段时间。”

南高加索这块地可要好好利用,这是伊朗为数不多的可以利用的土地。当地的葡萄酒行业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更加壮大。纳赛尔丁也力排众议,从苏呼米到阿什哈巴德中间修建一条标准公路,这条路投资大,建设缓慢,但还是被通过了,在铁路延伸不到的地方,就需要公路来作为补充。

“以往的沙阿都没有在国内的地方来过几次,希望从我开始,能够重视民众,让他们感受到沙阿和他们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