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0章 再次出访  波斯帝国184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但当奥斯曼将军队调过来后,情况急转直下。先是埃迪尔内丢失,然后是希腊军队被打败。到了去年西方圣诞节的时候,最重要的普罗夫迪夫也丢了。再这样下去,他们这个共和国成立不到半年就要关门大吉了。

好在欧洲各国要求谈判解决问题,奥斯曼这才停止进攻。拉科夫斯基意识到,只有拉拢大多境外势力支持才能独立。所以他不断的给英法普奥俄五国开展外交活动,同时也写信给伊朗,请求他们的支持。

“现在他们的情况如何?”纳赛尔丁询问佩泽什基安。

“目前奥斯曼已经占领了东鲁米利亚地区,并且在色萨利和马其顿驻军。但波斯尼亚奥斯曼没有多少军队。”

纳赛尔丁感到有些奇怪,按理说奥地利也没有占领波斯尼亚,奥斯曼怎么没有派军队呢?“为什么波斯尼亚没有驻军?”

佩泽什基安给出了答案:“听说奥地利私下告诉奥斯曼,如果他们出兵波斯尼亚的话,要考虑后果。”

原来是恐吓了啊,这就不奇怪了。

其实不仅是恐吓,还有奥斯曼求奥地利的因素。波斯尼亚虽然是宗教最多的欧洲地方,但也只有32%的人口信仰。此外还有43%的人信仰东正教,21%的人信仰天主教。天主教徒在政治上倾向于奥地利和克罗地亚。东正教徒则倾向于俄国和塞尔维亚。穆斯林领袖是当地的封建主,他们只是要求文化宗教的自治。

此外,宗教贵族和基督教农民这两个阶级,一为保守的、占有土地的、在宗教信仰上比奥斯曼帝国统治者还要狂热的贵族阶级;另一为被压迫的、承受着赋税重担的基督教农民阶级。

由于激烈的矛盾,几乎每隔几年就爆发一次起义,如1821年、1828年、1831年、1837年、1839年都发生了起义。他们激烈地反对马哈茂德二世在奥斯曼帝国内所进行的改革,而就算镇压下去还会有其他不稳定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地利的插手也是意料之中。

“保加利亚和瓦拉几亚是伊朗插入欧洲的开始,这次奥斯曼估计要吐出不少地来。”

局势也是如此,这次如果能保住马其顿地区就算奥斯曼成功,反正普罗夫迪夫以北是保不住了。

“沙阿,拉科夫斯基还在信中说,愿意在铁路和贸易方面和我国合作。”

这里所说的铁路是保加利亚正在筹措的索菲亚—瓦尔纳铁路,为了改善交通和经济,共和国政府准备修建这一条铁路用来方便运输。而为了获得支持,拉科夫斯基以这个为筹码,拉拢了其他国家为自己站台。

“这也许就是他们唯一的办法吧,不能抵抗敌人,只能寻求外援。

算了不说这些,过段时间我就要再次前往维也纳,和弗朗茨皇帝讨论事情。相信我们会达成一个友好的协议。”

伊朗沙阿前往奥地利,结束后直接前往圣彼得堡和沙皇见面。之后访问瑞典、丹麦和普鲁士再回来,这下可以把大多欧洲国家都给访问了。并且他也有事情需要和普鲁士讨论一下,如果说未来,普鲁士一个国家打世界,不知道他能不能撑住?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