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问题,只不过我们看到在布达和佩斯有大量的警察,不少地方的景色也和之前不相同。”
弗朗茨知道这是镇压的结果,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而纳赛尔丁也只不过是随口一说,他这次可是有个大项目和弗朗茨谈谈。
“我国和奥斯曼在去年打了一场战争,连带着奥斯曼在巴尔干地区的不稳定。这也说明奥斯曼根本不能统治这么广大的领土,他们掌控的历史已经是过去了。
不过两国之间应该更加紧密,而铁路正是这样的选择。如果能修建一条从德黑兰到维也纳的铁路,相信这会改变历史。”
一张被纳赛尔丁勾勒线路的地图铺在桌子上,从维也纳出发,经过布达和佩斯,穿过喀尔巴阡山脉,再经过布加勒斯特、特尔沃诺、普罗夫迪夫,到达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
然后从伊斯坦布尔出发,进入安纳托利亚,在到达埃尔祖鲁姆后分成两路,一路到德黑兰,一路到巴格达。
这样的工程可是前所未有,不仅要穿过众多的山地,看这情况可能还得挑战博斯普鲁斯海峡。
不过,对于奥斯曼国内铁路一公里也没有的情况,这是一块大肥肉。很容易招来英国的觊觎,而俄国也会凑热闹。
“这样的工程量是不是太大了,很容易招来其他国家的反对。特别是君士坦丁堡这一段,俄国人会拼尽全力去阻止。”
弗朗茨对于俄国还是有所了解的,对于奥斯曼自然是让他们把君士坦丁堡交出来。但英国人明显不会让俄国人得逞,于是就有了克里米亚战争。
“当然也不是一口气就建成的,我国的想法是,由两国政府合资组建铁路公司,先在巴尔干修建完成,然后再深入安纳托利亚内陆,最后在君士坦丁堡完成合流。”
纳赛尔丁还是要把这个项目推下去的,英国不是想控制埃及吗,就让他控制好了。但是他的战略英国人不能阻止。这听起来挺无厘头的。
“而且,这对贵国也是拥有很多好处。保加利亚最近再想着修建铁路,奥斯曼也因为欠款而出售铁路修建的权利,为什么不能拿下呢?”
这话一出,弗朗茨也是有点动心了。反正和俄国撕破脸了,不如再进一步,直接堵住他的出海口。
而且这个方案已经体谅到奥地利和希腊塞尔维亚的恶劣关系,所以特地走保加利亚和多瑙河一线。这样不仅能解决对方不配合的问题,还能提升两个新的巴尔干国家的关系。
“伊朗和奥地利在经济上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不仅是铁路,东加利西亚的石油也能合资投入。”
现在奥地利没钱啊,但因为地大物博,还有很多资源没有开发。如果能和伊朗合作,也许能够缓解财政压力。
对于弗朗茨的提议,纳赛尔丁自然是同意。东加利西亚的石油、匈牙利的农业、波西米亚的工业,都是可以能够合作的项目。在英法不相信,普鲁士不行的情况下,和奥地利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