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谈判
唐宁街的氛围再次低压,帕默斯顿首相再次召开内阁会议。这次不仅是阿根廷,还有马来亚。
“伊朗人太霸道了,他们以为击败俄国就已经是天下无敌了吗?”
殖民地事务大臣纽卡斯尔公爵也觉得应该给伊朗一点颜色看看,不仅是面子问题,如果马来亚出问题,那么他们的新加坡就危险了。
“但我们要怎么做,直接把战舰开进波斯湾吗?”外交大臣罗素勋爵提出一个建议。
“我可以保证让伊朗见识到皇家海军的厉害!”海军大臣萨默塞特公爵信誓旦旦的保证。
“话是这么说,但怎么样子才算给伊朗教训,要发动战争吗?”罗素询问。
“不,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海军开到布什尔和马斯喀特,伊朗会明白,这陆地上的事情英国可能不太清楚,但海上,我们才是王。”
也许是英国太久忘记自己的海军天下无敌了,此时他们正在进行铁甲舰的建设,争取在1870年前完成更新换代。他们曾经把俄国打趴下,也打败过拿破仑的法国海军,对于伊朗,他们简直不用太重视,只需要让几艘军舰前去就行。
除了军事威慑,帕默斯顿还准备对伊朗的经济造成打击,比如禁止进口伊朗生产的煤油,改用美国生产的。而伊朗出口英国的有超过40%是煤油,相信这会让沙阿焦头烂额。
而马来亚危机传到伦敦两天后,事情再出变化。奥地利帝国宣布要邀请各方前往维也纳和平解决问题,这就让英国有些意外,怎么奥地利要凑热闹?
其实这可以从奥地利这几年的经济情况看出来,奥地利涌入的外国投资中,伊朗的投资从1858年的2000万里亚尔增加到现在的1.2亿,超过英国成为奥地利第一大外国投资国。主要投资集中在威尼斯、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的铁路港口和机械石油等产业。
大量的资金涌入,让奥地利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铁路建设速度提高了一倍,多瑙河和亚得里亚海的港口吞吐量增加。带动奥地利和伊朗之间的贸易也增加,财政慢慢好转,皇帝也进行了金本位改革,由银本位泰勒改为金本位的克朗,奥地利的经济可比历史上的时候好太多。
经济好了自然要想想怎么重振影响力了,按理来说,德意志地区应该是奥地利的势力范围,毕竟哈布斯堡统治当地已经超过400年。但普鲁士的崛起和不加入德意志关税同盟两件事让奥地利难以恢复以往的影响力,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和巴伐利亚等南部邦国的同盟。
1861年,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签订同盟协议,加强双方在贸易和军事之间的合作。同时和罗马尼亚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以多瑙河为连接,继续扩大影响。
而马来亚危机爆发后,奥地利准备重新加强影响,为此向英国、伊朗、荷兰三国发出邀请,提议在维也纳进行会谈。
“沙阿,奥地利的提议我们怎么回应?”
此时纳赛尔丁已经回到了德黑兰,对于马来亚的危机,他也有所准备。毕竟一个地方三个国家实在是有些太拥挤,而马来亚和岛屿的地理位置也让所有人垂涎。这地方必须有个结局。
“就说,马来亚的事情我国打算以和平的意愿解决。这样的事情绝不是我国愿意看到的,为此,我国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前往维也纳参加谈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