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布拉格和约
“恐怕这个要求奥地利不会答应。”纳赛尔丁回答。“据我所知,这场战争中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即是如此,就应该马上停战,撤回国境才是。”
俾斯麦会不知道这个吗,普鲁士一直是军队立国。不满足军队和保守派的需求会造成什么结果,他现在必须要争取保守派的支持来对抗自由派。
“这已经是我国最大的让步了,您也知道,如果奥地利不答应,那么普鲁士的军队不知道会做些什么。”
纳赛尔丁笑了一下,“如果俾斯麦首相能够劝说国王取消这个条件,我可以给贵国一份礼物。”
俾斯麦有了兴趣,他想听听伊朗能给普鲁士什么。
纳赛尔丁让人拿出欧洲地图,用烟斗嘴指了一下法国的地方。“想来这里的民众应该也要回归德意志统一之下。”
看着被独立在法国外的阿尔萨斯—洛林,俾斯麦觉得这生意应该值了。
阿尔萨斯在中世纪长期属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1639年,法兰西王国占领了大部分的阿尔萨斯,以避免落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手中。在被敌国包围,以及匈牙利给予全权处理的情况下,西班牙在1646年将南郡的领地以120万塔勒的价格卖给已占领该地的法国。因此,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三十年战争之后,除了一些城镇维持独立,大部分的阿尔萨斯成为法国领土。
1697年结束大同盟战争的《雷斯威克条约》再度巩固这次的领土变更。然而阿尔萨斯在法国是个特别的存在。当地政府、学校、教育依然使用德文,德意志的斯特拉斯堡大学持续接收德意志学生。阿尔萨斯有孚日山脉作为与法国的界线,但是与德国并没有类似的天然界线。因此阿尔萨斯在法国大革命以前,一直保留德意志文化,经济上也较依赖德意志邦国。
而作为德意志文化圈的一部分,阿尔萨斯是一定要纳入德意志的。不仅是文化,还有经济上的作用。当地拥有大量的煤铁资源和农业资源,这对德意志来说是一个利好。
“咳咳!您这是干什么,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友谊坚不可摧。两国之间是不会爆发战争的。”
听了这话,纳赛尔丁大笑起来。“首相阁下,有没有人告诉您如果去剧院演出,您一定是能够成为最著名的演员。
阿尔萨斯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当地的民众还是和您说着一样的语言。如果这里不被统一,那么您也不会甘心的吧?
况且据我所知,法国政府多次想要将国境线推到整个莱茵河西部。这里面也有普鲁士的土地吧?如果法国吞并了这里,会是什么样子?”
接二连三的问题差点把俾斯麦问住,他的计划里的确是将对法战争作为德意志统一的最后一关。但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认为普鲁士和法国会爆发战争,而纳赛尔丁能看出俾斯麦的计划,这是首相大人始料未及的。
“奥地利已经将你想要的给了出来,首相阁下,如果您要是想在未来收获一个盟友,那么,到此为止就好。”
33岁的纳赛尔丁语重心长的向49岁的俾斯麦建议,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意大利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